首页 > 都市重生 > 寒门青云路:我在官场撕伞的日子 > 第29章 伞骨

第29章 伞骨(2/2)

目录

他瞳孔骤缩。陈阿婆点开区块链存证:“赔偿金连本带息23万7千4,昨天到账。你拿明远的钱,让我孙子没钱读书——数据链全记着!”

“37份虚假流转合同。”陆明川调出生物识别数据,“每个指纹压力值异常,智能合约早标记了。”基层治理系统里,周正阳名下127条异常审批闪烁红光,“现在不是‘年轻人不懂规矩’的时代了。”

周正阳盯着区块链图谱,每个节点都连着村民笑脸:王大爷数分红、小芳在公示屏前拍毕业照、李阿毛用赔偿金盖新房。这些曾被他视为“蝼蚁”的人,在数据链上闪着光。

“知道为何坚持合同上链吗?”陆明川敲了敲他夹着“保护伞名单”的笔记本,名单已被系统标红,“你们总以为农民不懂数字——但他们的指纹、分红,都是链上最坚实的节点。”

叶文澜推门冷笑,甩出加密文件:“你常去的会所,装修款来自青岚文旅,法人是郑明山小舅子。”卫星影像投在墙上,茶田下矿道与横岭矿难塌陷区完全重合。

周正阳后背撞紧椅背,目光扫过党徽,像被烫到般避开。窗外飘来陈阿婆的茶哨声——合作社新茶开园的信号,混着警车鸣笛,织成荒诞的告别曲。

“陆县长,省台直播准备好了。”林雪招手,屏幕“伞网破局”热搜滚动,“陈阿婆说要把茶哨声录进区块链,让每个节点都记得当年的黑伞。”

陆明川看着周正阳踉跄的背影,想起他初到扶贫办时的“教诲”:“年轻人要学会变通”。此刻系统生成的治理白皮书里,周正阳案成了典型——生物识别锁定代签、电力数据揪出盗采、区块链串起整条利益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