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曹操懊悔(1)(2/2)
哪怕曹操坐拥北方数州,人口、经济远胜于吴、蜀之和,可他的暴戾,还是让他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底蕴。
曹操率军出征,后方常会出现各种反叛。
可这种现象,却从来没有出现在刘备、孙权二人身上。
一路扶持曹操起来的荀彧,到最后都不再支持他,恐怕不是反对曹操封魏王、加九锡那么简单。
要知道,荀彧投靠曹操时,曹操可还没迎回汉献帝呢。
如果荀彧认为曹操真为明主,他会不支持曹操一统天下吗?
虽然“奉天子以令不臣”是贾诩和毛玠给曹操出的主意,可荀彧反对过这个主意吗?
王莽“挟天子”在前,“王佐之才”的荀彧难道不知道“奉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
之前不反对“奉天子”,之后却又因忠于汉室而与曹操相悖,这岂不矛盾?
所有这些细节联系起来,实在值得深思。
正史中的荀彧,说是因为忠诚汉室而不满曹操的行为,最后被曹操逼死。
然而,至少笔者本人是不信这种说法的。
如今,曹操这里正在懊悔,那边就传来消息:
会稽郡世家大族尽数走海路迁徙,曹洪率兵阻止,结果与世家大族私兵对战中被杀,五千复汉军被围歼大半,只逃回一千多人。
曹操闻讯,闷哼一声,头疼病发作,便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此时此刻,曹操只有晕过去,才能给自己一点冷静的时间。
曹操醒来,程昱既是安慰他,又是给他分析地说道:
“其实主公无须如此烦忧。江东世族逃走也好,主公在江东推行新农体系便少了很多掣肘,对留下的读书人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这句话倒是真给曹操打了一针强心剂。
他回想起在蔡成在青州推行新农体系时,似乎也是没有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也是读书人极缺。
那时,世家子弟和大量官吏反对新农体系,寒门弟子观望,蔡成同样面临无人可用之局面。
可蔡成就把护民军派了出去,一面强行收购世族乡绅的土地,一边走遍每一郡、每一县、每一村庄,向农户、佃户宣传新农体系的好处。
于是,初始之时,绝大多数的乡长、庄主,都是目不识丁的庄稼汉。
可仅仅一年后,蔡成就硬生生地让青州百姓保证了一日两餐。
百姓有饭吃之后,蔡成才开始大力推行普及蒙学、培训赤脚医生、开办新的工坊……
再然后,观望的寒门士子开始大量涌入青州,蔡成才开始建设完备的县府、郡府及牧府。
在曹操由济南国相调任西园校尉之时,蔡成已经让青州百姓实现了一日三餐。
可如今看看自己在江东,民心尽失,损兵折将,士族皆逃,还把曹洪给搭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