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益州之谜(9)(2/2)
“尤其是历经近四年的‘天下大辩论’,大汉新制已坚如磐石,再无恢复旧制的可能。
“玄德公也由此在益州观望了三年多,似乎应该率益州回归大汉朝廷了。
“然玄德公对此事却只字不提,且又允吾之请,让吾驻守米仓关。
“若想割据,便不应该让吾来驻守米仓关,毕竟吾出自京都军事学院;若不想割据,便应尽快准备回归朝廷之事。
“玄德公如此矛盾行径,乃困惑之二也。
”吾虽不懂新农体系,却知公子当年在青州,一年便让青州大变样,三年便让青州富甲天下。
“然如今玄德公在益州推行新农体系亦有三年之久,世家大族亦未从中作梗,可益州百姓据蜀中平原之利,却仍没有富庶起来,还是手中无钱,衣食皆缺,只是不担心战乱之祸罢了。
“同样三年,都是新农体系,为何益州与当年青州相差如此之大?此困惑之三也。”
张任今日面对蔡成,可真是竹筒倒豆子,一口气把他内心所有的困惑都说了出来。
管亥、鲍信、卫信三人听了,也觉得刘备的行径有些匪夷所思。
这刘备到底要干什么呢?
半晌后,蔡成突然笑了。
“玄德公不想割据,但也不想轻易把交州交给朝廷。他在等我!”
“他在等我”四个字一出,除卫信外,管亥、鲍信与张任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来玄德公一直在怀念成公子,内心中一直期冀着有朝一日成公子来成都接他回京。
所以,让张任镇守米仓关,就是告诉内阁和兵部,益州对朝廷,对护民军,是不设防的。
也就是说,朝廷什么时候想收回益州,直接派人来就可以收回,但要刘备离开益州去往他处,那是万万不能。
只不过,张任还是有疑问。
“大帅,那玄德公为何要对益州世家大族如此之好?”
张任身出寒门,自然对世家大族是有怨恨的。
因为寒门都是世家大族竞争中的落败者。
益州张氏之所以成为寒门,当然是受其他世家大族打压的结果。
“公义以为玄德公的‘仁德’之名是从何而来的?”蔡成笑问。
然后蔡成就叙说了刘备在青州琅琊国之时,不仅对琅琊王刘容很好,同样对琅琊国的世家大族很好。
他对世家大族的要求只有一个:允许相府按市价收购世家大族的多余田地。
琅琊国是封国,表面上是琅琊王刘容的封地,可治政之权却归于琅琊相,也就相当于太守。
太守的官府称为郡府,那琅琊相的官府就称为相府。
琅琊国的世家大族开始时还不把刘备当回事,可刘备却在琅琊诸葛氏和琅琊王氏的配合下,一族一族的拜访,哪怕乡绅都没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