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丫鬟谋权:从宫闱走向盛世 > 第148章 智斗势力

第148章 智斗势力(1/2)

目录

夜色如墨,我将萧家的玉佩收入袖中,转身离开那座桥。风从北面吹来,带着几分凉意,直扑入衣领。

明日早朝,便是关键一战。

——

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宫门前已聚集了数位大臣。他们三五成群地低声交谈,眼神却时不时飘向我这边,像是在试探,又像在衡量。

我站在御书房外,静静等候。昨夜那枚玉佩在我袖中微微发烫,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沈大人。”李文远笑吟吟地走过来,拱手道,“昨日听闻你在御前献策,果然才思敏捷。”

我淡淡一笑:“李大人谬赞了,不过是为陛下分忧罢了。”

他眼底闪过一丝阴翳,却仍旧笑着道:“你我同朝为官,若能携手共进,何愁大业不成?”

我看着他,忽然想起昨夜那个被我制服的探子。他说,是李文远派他盯梢,还说只要找到我的把柄,就能扳倒我。

“李大人说得极是。”我点头,语气轻缓,“不过呢,这‘携手共进’四个字,得先看咱们是不是走在同一条路上才行。”

他笑容微僵,随即干笑了两声:“自然自然是。”

话音未落,钟声响起,众臣鱼贯而入。

新帝端坐龙椅之上,脸色沉稳,但眼神中藏着一丝疲惫。

“今日议何事?”他开口,声音不大,却足以压住全场嘈杂。

王廷率先出列:“陛下,户部近来财政混乱,臣请彻查账目,彻查贪腐!”

此言一出,众人皆动容。

我知道,这是王廷与李文远联手设下的局——表面上是要清查户部账目,实则是想借机翻出旧案,牵连谢婉柔,甚至波及我在靖州的边贸新政。

“彻查账目?”我缓缓走出队列,语气平静,“王大人好气魄。只是不知,您是要彻查哪一年的账目?”

王廷一愣:“自然是最近三年。”

“那可巧了。”我笑了笑,“靖州边贸新政,正是三年前推行的。若要彻查,恐怕连兵部、工部、礼部都要牵涉其中。王大人,您是否也愿意一并接受彻查?”

王廷脸色变了变,咬牙道:“我只是指户部内部事务。”

“哦?”我挑眉,“那李侍郎,您作为礼部侍郎,掌管科举取士,每年拨款流向何处,是否也该一查?”

李文远脸色微变,连忙道:“沈大人此言差矣,我礼部一向清廉自律……”

“那正好。”我打断他,“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一并彻查。兵部、户部、礼部、工部,统统彻查一遍。也好让陛下看看,究竟谁才是忠君爱国之臣。”

殿内一时沉默。

新帝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王廷身上:“王卿,此事暂且搁置,待朕细思。”

王廷面色铁青,却不敢再多言。

我退回原位,心中清楚,这只是第一轮交锋。

——

午后,我召见了几位心腹幕僚,命他们在京中散布一则消息:据传兵部尚书王廷曾私下接见过北境叛军使者,意图勾结外敌。

不出所料,短短半日,整个京城都传开了。

翌日早朝,王廷脸色苍白,几乎站不稳。

“陛下!”他跪下高呼,“臣冤枉!臣从未与北境叛军有往来!”

新帝冷冷地看着他:“那你可敢让影卫彻查?”

王廷张口结舌,最终只得低头认错:“臣……愿配合调查。”

“很好。”我上前一步,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王大人,不如就由我亲自带人去府上搜查一番如何?”

他脸色惨白,嘴唇颤抖,却说不出一个“不”字。

——

几日后,我在御书房中向新帝汇报调查结果。

“王廷确曾私会一名自称北境使者的男子,虽未证实其身份,但此人已被影卫追踪至萧家旧宅。”我将卷宗放在案上,“看来,萧家残党仍未死心。”

新帝皱眉:“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扰乱朝纲,制造混乱。”我抬眸看他,“然后趁乱扶持傀儡皇帝,重夺权柄。”

他沉默片刻,忽然道:“沈卿,朕觉得,是时候让你兼任户部左侍郎了。”

我微微一怔,随即躬身行礼:“臣,领旨。”

——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着手清理户部冗员,同时提拔了一批年轻官员,大多是曾在靖州参与边贸新政的人才。

李文远察觉不对,试图联合其他老臣弹劾我,却被我提前布置的线人揭发他曾收受某盐商贿赂,导致江南盐价暴涨。

证据确凿,新帝震怒,李文远被贬为庶民,逐出京城。

至此,王廷与李文远联手构陷我的计划彻底失败。

朝堂之上,终于恢复了些许清明。

然而,我知道,真正的对手还在暗处。

——

一日深夜,我正在书房批阅奏章,阿砚匆匆进来禀报:“大人,影卫传来密信。”

我接过信一看,眉头微蹙。

信上只有一句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