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不找好对象,就别在我跟前讲大道理(2/2)
把销售不完的新鲜果蔬,制成美味的果蔬干,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他规划下一步要利用互联网,在网上扩大销售渠道,让聂圩村的农副产品,走出东洪县,走出新河省,走向全国。
甚至走向全世界。
他们夫妻俩一心搞事业,马美兰心里有些不痛快:这说着马上就到四十岁的人了,也不想着再要个孩子。
她也并不是封建,非得让他们再要个儿子。
她觉得不管闺女小子,程华伟都应该再要一个。
不要的话,就蒙蒙自己,若是将来找个对象也是独生子,两个人四个老人,要是自己这一辈的还有几个活着的,那两个人的负担得有多重啊?
她把这个担忧给程华伟说了,她却浑不在意,“那有什么,将来有养老院啊,咱们都住养老院里去!”
她说这话是真心的。
两年前村里已经在南洼里办了一所幼儿园,钟昊宸和村委里的几个成员已经有了规划,准备在未来三年内,再办一所养老院,
地址都选好了,就在幼儿园的旁边。
晚晴和月合都劝钟文松,把思远送幼儿园里去,和他同年龄段的孩子一起玩。
后来李停也这样说,钟文松却不愿意。他担心孙子被其他的小朋友带坏。
嘴上却嘟哝着,“送那里去干嘛?那里的老师能有我教的好吗?她们还都是我的学生呢!哪个见了面不得喊我一声老师!”
晚晴对他说:“那能一样吗?人家教育专家都说了,小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不能太早,要多和同龄小朋友在一起玩,以免养成孤僻的性格。”
“净瞎说,还专家说,我教了三十多年学了,比专家还专家!你们看看,思远哪里就孤僻了?”
的确也是,钟思远不但喜欢黏着钟文松,而且对学习一点儿也不反感。
不管看到谁,都会甜甜地打招呼,尤其是喜欢对大姑和二姑,发起“十万个为什么”,哪里也看不出有孤僻的影子。
至于三姑钟浅雪,当校长的都忙,很少回来。
看钟文松固执,钟思远又没有什么不正常,大家只得作罢。
幼儿园不上就不上,可是钟思远已经过了六岁,钟文松还不打算给他报名上小学。
钟晚晴说他,李停说他,他都不为所动,非说自己教得了孙子,思远根本就不需要去学校。
“那到上初中的时候呢?”钟晚晴问他,“你都没有教过初中,能教得了他?”
“到上初中再说。”钟文松不但不听,还反过来说晚晴,“还说我呢,芮儿好好的一个闺女,你不让她正儿八经好好学习,去学什么跳舞!”
“跳舞能当饭吃吗?还不得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也能一本正经地找个好工作。”
芮儿今年刚参加完高考,她小时候就喜欢跳舞,晚晴就帮她报了舞蹈班。
于是她就走的艺术生。
钟文松提起来这个就不满。
钟月合打电话劝他让思远去上学,他更是干脆:“你都能四十岁了还不找婆家,思远咋就不能不去学校里学习?”
然后又撂下一句话,“不找好对象,别在我面前讲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