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 第400章 调解家事

第400章 调解家事(2/2)

目录

吃完简单的午餐,朱昭熙便带着李怡动身前往小吴的老家。车子驶出城区,开上乡间土路。路途颠簸,车窗外是一片连着一片的稻田,不少农民正在田间忙碌地收割稻谷。朱昭熙打开车窗,风里传来稻谷的清香。她不禁想起自己年少时跟随父母在田里劳作的时光。那时候没有机械,全凭一双手弯腰收割,一天下来,浑身酸痛,腰都难以伸直。如今条件改善了,农机逐渐普及,农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但他们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就像小陈之前反映的麦种质量问题,以及眼下小吴家中因孩子照顾问题引发的矛盾。

车子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小吴家所在的村庄。小吴家的房子是传统的土坯结构,低矮而简单。院墙角落里堆着干柴,一位老太太正坐在门前的矮凳上纳鞋底。见到小吴带着朱昭熙和李怡走来,她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老太太站起身,直接指向小吴,语气带着明显的怒气:“你怎么又来了?我不是早说过了吗?你不把厂里的工作辞掉,就别回来看孩子!”

小吴似乎习惯了母亲的严厉,吓得往后缩了缩。朱昭熙不慌不忙地上前一步,温和地开口道:“大娘,您好。我是小吴的朋友,今天特地来拜访您,想和您聊聊孩子的事。”

老太太瞥了她一眼,态度并未缓和:“你是什么人?我家的事轮不到外人插嘴。”

朱昭熙并未受影响,仍保持着平和的语气:“大娘,我明白您是心疼孙子,怕小吴因为工作忙疏忽了孩子。这份心情谁都能理解。但您有没有想过,小吴之所以坚持上班,也是为了多挣一份收入,让孩子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如果她现在辞了工作,全家仅靠她丈夫一人的工资过日子。他一个月才挣多少?以后孩子要上学、万一生病要看病,哪一样不需要用钱?”

老太太一时语塞,没有立即反驳。朱昭熙继续解释道:“况且,厂里办的托儿所条件不错,有专人照顾孩子们,还有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小吴每天下班就能接孩子回家,晚上照样可以陪伴孩子。如果您想孩子,也可以搬去城里和小吴同住,这样既能帮衬着照顾孙子,也不用和小吴分开。岂不是两全其美?”

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语气略微松动:“我不是非要和她过不去。只是总觉得女人家该待在家里带孩子,而不是整天在外面跑。再说我这把年纪了,去城里住也不习惯。”

“大娘,时代不同了,现在妇女同样能参加工作、为社会做贡献,也能为家庭减轻负担。”朱昭熙耐心地说道,“如果您实在不习惯城里生活,也可以请小吴每周带孩子回来看您。这样您既能常常见到孩子,小吴也能继续工作。您觉得这样可行吗?”

老太太看了看女儿,又望向语气始终诚恳的朱昭熙,最终点了点头:“那就照你说的试试吧。不过小吴要是敢亏待孩子,我绝不答应。”

小吴连忙保证:“妈,您放心,我肯定好好照顾孩子,每周都带他回来看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