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流贼也可以燎原 > 第479章 孙传庭巡抚陕西(1)

第479章 孙传庭巡抚陕西(1)(2/2)

目录

吏部尚书谢升低垂着脑袋,心中却是念头飞转,他与顺天府丞孙传庭素来不睦,孙传庭此人性情刚直不懂变通,在顺天府丞任上就得罪了不少权贵,连带着也让他这个吏部尚书面上无光。

想起孙传庭,谢升心中一动,一个既能解朝廷燃眉之急,又能将这个碍眼的同僚礼送出京的计策浮上心头。

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躬身奏道:“陛下,臣,或有一人选,可备圣裁。”

崇祯的目光立刻锁定了他:“讲!”

谢升措辞谨慎,既不能显得刻意排挤,又要突出孙传庭的特点:“陛下,顺天府丞孙传庭,为人刚正,勤于王事,其在顺天府丞任上,协理京畿政务,听讼断狱,颇称干练。”

“尤记得去岁,有勋贵家奴仗势欺压良民,侵占田产,前任府尹皆感棘手,孙传庭却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终将恶奴法办,田产归还原主,京师百姓为之称快。可见其能任繁剧,且有风骨。”

他略一停顿,观察了一下皇帝的神色,继续道:“再者,臣闻孙传庭虽出身文苑,却非寻常书生,崇祯七年东虏阿济格率奴兵破关入塞,蹂躏宣大,其兵锋曾至孙传庭家乡代州一带。”

“彼时孙传庭正丁忧在家,竟能散家财,募乡勇,凭险据守,与虏周旋,使乡梓得保平安,此事在代州传扬,可见其并非纸上谈兵之辈,于军事一道,亦有实践,臣观其平日奏对,于边事寇情,亦常有其见地,或可……委以陕抚重任,令其一试。”

谢升这番话,巧妙地将孙传庭在京不畏权贵、在家御侮保民的事迹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胆魄、还懂军事的形象,至于孙传庭那点乡勇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以及他那些边事见地是否真的可行,则被刻意模糊了。

在崇祯听来,这简直就是为他眼下困境量身打造的人选,孙传庭就是一个敢于任事且似乎能打仗的文官!

他黯淡的眼神明亮了起来,着急忙慌的说道:“孙传庭……朕记得他!平台召见!立刻平台召见!”

此时的孙传庭,正在顺天府府衙的后堂处理公务,顺天府丞,秩正四品,是府尹的佐贰官,掌管粮储、军匠、马政、薪炭、河渠、堤涂等事,更重要的职责是“纪纲众务,分理刑名”,相当于京城地区的副长官兼司法官,事务繁杂,责任重大。

他面前摊开的是一桩棘手的案子,崇祯皇帝姑姑荣昌公主府邸的管家,强夺了南城一家绸缎商的血本,还纵恶仆打伤了商人父子。

顺天府尹和孙传庭的同僚们都对此案避之不及,暗示他睁只眼闭只眼,但孙传庭偏不,他仔细查阅卷宗,微服私访,掌握了确凿证据。

“孙赞治,” 他的幕僚低声劝道,“那可是陛下姑姑家的管家,是否……通融一二?以免惹祸上身啊。”

孙传庭头也不抬,声音平静的说道:“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何况一家奴?京师首善之地,若法纪不行,何以服众?何以安民?”

他提起笔,在判词上力透纸背地写下“依律严惩,追赃还民”八个字,最终,那管家被杖责、流放,夺走的财物也被迫归还,此事后续在京城引起不小震动,百姓拍手称快,权贵们则对这位不识时务的孙府丞侧目而视。

孙传庭并非不知官场险恶,也并非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心中自有一杆秤,秤的一端是国法民情,另一端是他读圣贤书养成的浩然之气。

他常常挑灯夜读研究舆图兵书,对日益糜烂的西北局势忧心忡忡,曾私下对好友感叹:“流寇非不可制,在得其人与法耳!” 只是,他空有抱负,却无施展的平台。

当宫中内侍前来宣旨,召他平台觐见时,孙传庭心中已然明了,陕西的烂摊子,朝堂的窘境,他早有耳闻,整理衣冠时,他的手心微微出汗,但并非恐惧,而是一种混杂着紧张与机遇的兴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