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朝的脊梁 > 第445章 宴后又宴

第445章 宴后又宴(1/2)

目录

天佑三年,腊月二十七,夜,开德府城内。

秦王府那顿压抑至极的年宴终于散去。一众陈氏族人如同惊弓之鸟,纷纷告辞,逃离那令人窒息的府邸。寒冷的夜风中,许多人脸上还残留着未褪的惶恐与不甘,方才席间珍馐美味入口却如同嚼蜡,此刻只觉腹中空空,心头更是堵得厉害。

族中一位年纪较长、身材发福、面色红润的老者,快走几步,赶上了前面几位垂头丧气的兄弟子侄。此人名叫陈守仁,论辈分是陈太初的堂叔。在靖康七、八年间,他曾是陈太初初次组建船队探索海外时的得力助手之一,跟着跑过不少地方,见识过风浪,在族中颇有几分资历和威望。

“守礼大哥,守拙兄弟,几位贤侄,且慢走!” 陈守仁压低声音喊道,胖脸上挤出一丝看似热络的笑容,“瞧这架势,方才在元晦(陈太初表字)那儿,怕是都没吃好吧?肚里没食,这大冷天的如何熬得住?走走走,若是不嫌弃,都到我家去!让你弟妹再整治几个小菜,烫壶热酒,咱们兄弟爷们儿再说说话,暖暖身子,压压惊!”

那几位被点名的,正是今日宴上被陈太初目光重点“关照”过、心中最为忐忑的几人,包括那位购田最多的陈守拙。他们闻言,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终究抵不过腹中饥饿和心中那股无处宣泄的憋闷,以及一种寻求同类慰藉的本能。于是,七八个人便跟着陈守仁,默不作声地拐进了另一条街巷,走向他在城西的宅邸。

陈守仁家花厅内,炭火燃得正旺,与秦王府的肃杀不同,此处多了几分世俗的暖意。

精致的酒菜很快重新摆上桌面,显然是早有准备。众人落座,几杯热酒下肚,苍白的脸上才渐渐有了些血色,但气氛依旧沉闷。没人先开口,都只默默夹菜喝酒,偶尔偷眼觑一下做东的陈守仁。

陈守仁眯着一双被肥肉挤得越发细小的眼睛,黑眼珠在众人脸上滴溜溜转了一圈,放下酒杯,长长叹了口气,打破了沉默:“唉!诸位兄弟,贤侄们,今日这顿饭……吃的是真叫一个窝火憋屈啊!”

他拿起酒壶,给身旁的陈守拙斟满,语气带着几分看似推心置腹的感慨:“按说呢,我陈守仁能有今日这番光景,家里这偌大的宅子,城外那几百亩水浇地,还有在南边古里港那份日进斗金的营生,十成里有九成,都是拜元晦所赐!没有他带着咱们闯荡,咱们现在指不定还在哪个土坷垃里刨食呢!这份恩情,我得记着。”

他话锋一转,胖脸上露出几分委屈和不平,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论辈分,他叫我一声叔,叫守礼大哥一声伯父!这是礼数!可如今他是王爷了,位高权重,咱们得敬着。但……但这次的事,我总觉得,元晦这话,说得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他拿起筷子,敲了敲盛着红烧肉的瓷盘边缘,发出清脆的响声,引得所有人都抬起头看他。“胳膊肘哪有往外拐的道理?咱们才是他血脉相连的亲人!那些泥腿子、穷佃户,给了他们田种,收了租子,那是天经地义!自古以来,地主乡绅不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到了他这儿,就成了十恶不赦、触碰红线的大罪了?还要送官查办?这家法还要伺候?这……这让咱们这些做长辈的,脸往哪儿搁?心寒不寒呐?”

他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在座的几人,有的深以为然,默默点头;有的眼神闪烁,不敢与他对视,只是闷头喝酒;有的则眉头紧锁,似乎在权衡利弊。但无一例外,脸上都写着“苦大仇深”四个字,积压的不满与恐惧,在酒精的催化下,渐渐发酵。

与此同时,秦王府书房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