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朝的脊梁 > 第415章 海外陌生人

第415章 海外陌生人(1/2)

目录

天佑三年,七月中,江宁府。

虎踞龙盘,形胜之地。虽不及汴梁的帝王气象,但作为控扼东南的重镇,江宁府自有其繁华底蕴。秦淮河穿城而过,画舫凌波,笙歌隐隐,虽未至明清鼎盛之时,已初具六朝金粉的靡丽雏形。然而,在这片软红十丈之下,暗流汹涌,从未止息。

秦桧府邸所在的清静坊区,看似与往日无异,实则已落入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江宁府作为运河与长江交汇的要冲,历来是漕帮势力经营的重地。自秦桧失势寓居于此,漕帮分舵出于谨慎,对其府邸动向便多有留意。今日,一个装扮、气质皆与江宁格格不入的陌生来客,悄然而至,且一待便是大半日,立刻引起了负责此片区域盯梢的漕帮眼线的警觉。

消息迅速报至设在秦淮河畔一处隐秘货栈内的漕帮江宁分舵。此刻坐镇舵主的,并非旁人,正是总舵主罗五湖的独子——罗江。他年前才从遥远的南美金山归来,本欲在江宁盘桓数日,游览一番江南风光,再北上汴梁向父亲复命,却不曾想遇上了这桩蹊跷事。

罗江年纪虽轻,却已随父亲历练多年,海上风涛、异域险阻早已司空见惯,养成了远超同龄人的沉稳与机警。他闻报后,剑眉微蹙,放下把玩的一件玛雅玉器,沉声吩咐:“加派人手,前、后、侧门,所有能出入的角落,都给我盯死了!记下那人的身形、步态、任何细微特征。再派两个生面孔的兄弟,扮作小贩,在巷口接应,看他出来往哪个方向去。记住,宁可跟丢,也绝不能打草惊蛇。”

命令下达,漕帮这台高效的机器立刻无声运转起来。货郎、乞丐、闲汉……各式人等在秦府周围悄然就位,目光似无意般扫过那扇朱漆大门,一切都在市井的喧嚣掩护下进行得滴水不漏。

几乎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长江入海口南侧的一片滩涂渔村。

这里在此时的地图上尚无“上海”之名,只是华亭县辖下、一个名为“沪渎”的普通渔港。潮汐涨落,芦苇摇曳,渔民们驾着简陋的帆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平静得如同亘古不变。然而,在这片看似荒僻的天地尽头,却隐藏着陈太初布下的一枚闲棋冷子。

几间加固过的砖石屋舍,一个可供中小海船停靠的简易栈桥,便是此地的全部。主事者是陈太初的一位远房侄子,名叫陈忠实,为人木讷寡言,却极是可靠。他带着几个本分的陈氏族人定居于此,名义上是收购鱼获、贩卖些南洋来的稀奇海货,实则是奉秦王之命,建立的一个前沿观察点。此处扼守长江咽喉,北上可监视苏杭,南下可控驭闽浙,更是观察海外船只出入长江口的绝佳位置,堪称“东海之眼”。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将江面染成一片瑰丽的赤金。陈忠实像往常一样,站在屋前高坡上,眺望着归帆点点、鸥鸟翔集的江海交汇处。突然,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一艘中型渔船,正从外海方向驶来,船型普通,但吃水颇深,航行姿态也略显生硬,不似寻常渔民满载归航的从容。更让他注意的是,在这艘渔船后方约一里处,始终缀着一条不大的乌篷船,不快不慢,若即若离。

陈忠实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继续观察。只见那渔船驶近吴淞口繁忙的主航道后,速度放慢,似乎在寻找什么。片刻后,另一条从长江内河方向驶出的、满载柴薪的货船,看似无意地靠了过去。两船交错之际,连声号子都未打,柴薪船上便跳下两个精悍的汉子,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渔船上,而渔船原本操舵的两人,则顺势跃上了柴薪船。整个过程不过几个呼吸,在往来如织的航道中,寻常人根本不会留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