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八方云雨聚,见虎须烧香(2/2)
况且,他本来就是堂官弟子,根正苗红的自己人。
“王大人来了,青天就来了,我们这些海外遗民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一身麒麟袍的王澄带着一众兵将登陆,大步上前扶起老吊爷。
“老会长折煞晚辈,快快请起。
除了钦差总兵、宣威正使,晚辈更是山海会弟子,家师远在月港,还时常挂念您老呢。”
老头儿一张脸笑得像朵菊花:
“要的,要的。
老朽和所有宝船遗民都盼朝廷舟师已久。
拜的不仅是你这位正使,也是我们所有人祖上的来时路啊。
唯一一点有些可惜,若你也是当年郑和大舰队的宝船遗民那就更好了,众多先辈死也瞑目了。”
被身后的孙子孙天霸拽拽袖子,才意识到这话不妥,轻咳一声:
“虽非血裔,身为我山海会的法裔也很好。
富贵啊,你是雨亭的接堂弟子,等你晋升上三品,老朽便退位让贤,由你执掌山海会。
三发城、满剌加官厂和苏门答腊官厂全都对你马首是瞻。
对了,还有我这根由会长代代相传的吊.嗝!”
可一句话还没说完,那条【结局一根绳】便忽然拴住他的脖子,猛地将他吊了起来。
双腿悬空,像荡秋千一样在无数人面前荡来荡去,引来一片惊呼之声。
王澄:“呃”
“恕我敬谢不敏。
这会长之位我当仁不让,但是这根绳儿还是算了吧。”
近距离接触的时候,他从这件一国之宝身上感受到了浓浓的天命味儿。
没来由的有种预感,要是当初龟山反贼拿这根绳去刺杀绍治皇帝。
说不定他现在已经完了,这大昭的天下也完了。
随后跟众人一起七手八脚地把老头给救了下来。
老吊爷上吊的经验比别人走路的经验还要多,自己倒是乐呵呵地跟没事人一样,拉着王澄便回去开宴。
一边吃喝,一边为他介绍婆罗洲的情况:
“富贵啊,我听天霸说,你准备拿下整个婆罗洲建立宣慰司和大型造船厂?
这事儿可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婆罗洲南部和内陆的雨林里,全都是分散的部落或小型酋邦,从来没有形成过强大的统一国家。
婆罗洲上有不少河流,卡普阿斯河、巴里托河、拉让江等等大多发源于内陆,然后从四面八方流向不同海岸。
每个河流流域自然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和经济单元。
大多数居民都是沿河而居,最终在下游的港口城市形成贸易中心。
因此,婆罗洲的政治实体主要就是以港口城市为中心的“港市国家”,如渤泥、三发、坤甸、马辰等等都是这样。
这些港口城市的财富和权力基础来自海洋贸易和资源出口,而不是内陆的农业生产,岛上也没有能发展出农业中心的大型平原。
内陆的部落社群保持高度自治,通常用森林产品与港口的统治者交换盐、布匹、陶瓷等制成品。
港市国家则通过控制贸易路线和与内陆部落的贸易关系来对内陆施展影响力。
介绍完大体情况,老吊爷又道:
“想要打下沿海的港市国家,只要咱们彻底垄断对外贸易,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建立起一个环岛城市圈。
想统治内陆的部落却很难,他们不仅自给自足,还有烧火塘拜祖先灵、拜稻灵、拜山川河岳神的传统。
其中最厉害的一位鬼神名叫【虎神】,是一位转世后修成了上三品在世鬼神的大妖。
包括我们这些已经扎根百余年的侨民,所有人有见虎烧香的传统。
他跟很多牛鬼蛇神一样,因为妖身寿元将尽,已经提前一步出发去了仙门.”
等听着老吊爷事无巨细地讲述了婆罗洲的大体情况。
王澄跟身边的沈月夜对视一眼,默契点头:
“我们想要一统婆罗洲,用这里盛产的柚木建造一支海外舰队,下一个通灵傩面就决定是祂了。
前提是,祂走了就不会再回来!”
王澄跟老吊爷讨论了一番婆罗洲接下来的规划,便没有久留。
等宝船舟师离开三发城之后,整支舰队就开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兀地消失在了大海上,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只有一道十丈长的白金剑光腾空而起,趁着夜色直奔旧港宣慰司。
王澄也变回了本来面貌。
觉醒宿慧之后,第一次亲自来拜访自家那位世交朱尧斋朱伯伯。
也是为了拿到进入“仙门”前的最后一张底牌。
只要有这张牌在手,任凭哪方势力抢占先机,他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