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福家饺子(2/2)
用酒精消毒水擦过的桌子,两杯温水被放在面前,沈云翻阅着,店里的外卖账单报表。
一旁,小朱将笔记本和黑色碳素笔攥着:“你们再好好想想,去年 12 月 1 号的时候?
这可是让两个天天忙的脚底长茧子的做餐饮兄弟,头大了,管送餐的弟,看向还在擦汗的哥。视线再看向沈云手上那张单:“应该比 12 月早了,我和我俩开这小区饺子店很早了。就是小区嘛,其实生意不咋滴。”
“毕竟现在谁家不做饺子啊,直到那个老头——”
大雪,不知为何,北方的大雪,会来的如此迟,2024 年 11 月 1 号。最低气温零下十七度,最高温度八度。张永强拉扯着一个牛仔布制的大包裹,另一只手,拉着一个蓝白色的塑料袋子,两个大包裹不分大小的沉重。
福家饺子。
本想着大雪的天气,一天没有卖几分饺子,就早早锁了门,回家睡觉。突然,老头推开了门,往里面打量着,四个月前的眼睛,没有现在的肆无忌惮,多了几分对大城市的迷茫,掺杂几分饿到前胸贴后背的呆滞。
“能做吗?”
老头问着,将手里的两个大包裹都放下了,黑色的牛仔布制包裹,塑料老破袋子,将整个前厅桌椅过道都占据了。“能。”后厨大哥上下打量着人,并且内心开始猜测,能不能付起饭钱。前厅收银台弟弟,本是他的职务,却不屑回复。
“看着墙上,吃点什么?”
后厨大哥,将煮锅炉一体机打开,不过几分钟,水就被烧开了,不断冒着口泡泡的水,沸腾着。似乎在叫嚣着,就这一个客人,他好意思吃点什么饺子。老头粗粝的手指,推着自己的两个大袋子,往角落里塞。
“甭整了,就放那旮旯吧。”
收银台弟弟本刷着手机,被那老破塑料袋子,“嘶嘶嘶——”塑料划着地板的声音,刺入耳朵,不耐烦提醒着。老头听了这话,更手足无措了:“那啥,挡着人,我东西占地方了。”老头很是执拗,还在移着。
有这老头子,挡不到任何人,因为有他在,没有人会进来了。
“来猪肉大葱的吧。”老头怯怯说着,饺子在上来之后,他像是好几天没有吃过饭一样,第一口还没有咽下去。第二个饺子就在嘴巴门口等着了,随着那棕色布满皱纹的手用力后,第三个,第四个,饺子全塞了进去。
付了帐,老头提起两个大袋子,慌忙接着不知道哪里的电话,融入大雪中——
“你觉得他有没有偷拍的习惯,或者你们有没有被他偷拍过?蹭过?”
小朱这个问题,着实让对面两兄弟背后发毛了:“啥?偷拍?这就不知道了,我没有注意过。但您之前问的,去给老头送饺子外卖的时候,确实有几天,他点的很勤,而且是两份韭菜鸡蛋饺子。”
“这老头子吃饭很凶,但吃的不多,有时候还能剩下几个呢。”
“也不知道咋滴,那几天啊,他点两份。看着也不像是会浪费的人。”
小朱追问着着:“哪几天?”
送餐的弟弟挠头发,还没有开口,被对面的沈云抢先了话口:“就在 12 月 1 号左右,前后有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而且老头下单的时间,也很固定,基本上都是在下午 5 点到 6 点,就是天黑,却没有完全黑的时候。”
时间吻合上,小朱拉着哥哥去前厅电脑那边,要一份备份的外卖消费报表。
沈云抓着送餐的弟弟,继续问着:“还有没有其他你印象深刻的?”
“你送餐的时候,看见老头出租屋,有没有什么其他陌生男人?”
送餐弟弟搓着冻红的手,“陌生男人?什么陌生男人,送餐的时候,倒是有一次——”
中国人爱吃饺子,赶上年根的时候,也算是饺子店的一个营业小高潮了。“哥,两份韭菜鸡蛋的,老头吃的,别煮太久。”送餐的弟弟提醒着,看着手机上的消息,像是这种商家的私人微信,客户他都不认识的。但这难伺候的老头,他记得清清楚楚。
老头:“两份,韭菜鸡蛋。”
转账 44 元。
一份韭菜鸡蛋的手工水饺,是 24 元一份,这是送餐上门的价格。
为什么说要特意强调,不要煮太久呢,因为之前好几次,这 14 栋 701 的老头子,总是说:“这饺子都煮烂了,这怎么吃啊。”还有:“你这饺子都是水,这饺子皮都浮囊了,不能快点送吗?”
拿了两份韭菜鸡蛋水饺后,骑上电动车,一拧油门的记录。上了老校区的步行楼梯,气喘吁吁,又开始用力敲那厚重的防盗门:“外卖!”第一声后,门就开了。老头手伸出来,扯了外卖袋子,就把门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