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 第132章 打通航运,李二亦喜亦忧(己修改,本章大章)

第132章 打通航运,李二亦喜亦忧(己修改,本章大章)(2/2)

目录

虽然年龄还不到十岁,但现在却是肥皂产业的最高负责人,经常来往晋阳长安两地,老是住在宫中已经不太方便了。

长乐来到立政殿,对着李二就是一礼:“见过阿耶,不知阿耶有何要事宣召孩儿?”

“嗯,长乐啊,近来可好?你的公主府已经修建得如何了?”

“嗯,工部工匠们正在修建,看看工匠们的进度,估计再过两个月就可以完工了,谢谢阿耶。”

长乐是大唐长公主,要开府,自是不能和普通公主一样,李二和皇室都是按照常最高的规格来办的。

长乐自己也说了,找一座前隋府邸修缮一下便可,但李二却是要给自己的嫡长女大操大办,在永昌坊给她拆了一座破旧府邸后从新建造。

“长乐,你也就要开府了,阿耶以后要看到你是这么方便了啊。”李二说到这里,有些神伤地说道。

“阿耶,长乐开府,就在永昌坊,你喊一声,孩儿只要在府里,马上就能看到阿耶的。”

李二呵呵笑道:“嗯,晋阳的肥皂办的怎么样了?”

“人手都是现成的,已经征召了一万娘子军们,长乐带回来碱后,厂坊便开始制作了,这几天已经在长安开始售卖了。”

“哦,售卖情况如何?”李二问道。

“很好啊,阿耶,这个肥皂的清洗效果极好,价格更是便宜,长安百姓们都很是喜欢。这几天已运住洛阳,应该马上就有消息回来。”

李二听了大为高兴,肥皂这个产业不管是否赚钱,主要是能解决退伍士兵的安置啊。

要是长乐把这个产业做大了,大唐以后的退伍士兵们便是多了一条生计啊。

想了想,问道“长乐,那个,你三哥已经把青盐运来长安了,你在益州呆了一个月时间,恪儿可有和你谈过这些青盐的售卖问题?”

“有啊。”

“什么?真的有?那你怎么没说呢?”李二一听不由大为郁闷。

“三哥说了,这青盐售卖啊,要是阿耶不问,想必自有主意,我便不用说,若是阿耶问了起来,我便要说出来,供阿耶参考。”

长乐不紧不慢地说道。

“说,快说说,你三哥是如何说的?”李二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

“其实意思简单,便是盐业由朝廷专营,其他人允许再生产食盐?”

“什么?你三哥是这个意思?这个虽然是为朝廷好,也为百姓好,但执行上会有一定难度啊。”李二不由搓了搓手,

“嗯,三哥的意思,便是实行盐引制度,朝廷只负责生产,但销售分给商人。

所谓盐引制度,便是朝廷把控食盐出产后,在各州府县指定,比如三家或是五家商人,由他们来售卖,其他人一律不得售卖。

以长安为例,长安现在约莫百万人口,二十万户,按五文一斤计算,一年的食盐消费便是十万贯左右。

朝廷把长安的盐引定价八万贯,售卖卖给指定的两名商人经营,每名商人每年可得利二万贯,当然这二万贯还要包括人工铺面成本等等,所以实际所得大概一万五千贯。”

这个,倒是完全可以啊,朝廷和商人都可以同时得利啊。李二听了后,摸着下巴琢磨。

“但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好处,还有一个巨大的坏处,需要由阿耶仔细斟酌。”

“巨大的好处?还有一个巨大好处?”李二不由凝目看向长乐。

“好外极大。便是盐引制度,朝廷可以先收取商人钱财啊,比如,长安这两家商人,他们要得到盐引,阿耶便可以向他们提前收取八万贯钱。”

提前收钱?李二听到这里,顿时眼中金光大放,朝廷现在缺的是什么?钱啊,要是有了盐业专营,每年便是可以提取一笔庞大的银钱啊。

如此一来,盐业由朝廷来控制,不仅捞足名声,而且让商人们提前支付这笔钱,国库刹那间便会丰盈起来啊。

这绝对可以说是名利双收的买卖啊,多好的法子啊?该死,朕为何没有想到?

“阿耶,阿耶,。。。”长乐还在说呢,发现这个阿耶已经开始魂不守舍了。

阿耶这是在想到那里去了?长乐不由愁眉:“阿耶,你可是高兴了?不要高兴的太早,这个制度其实是把双刃剑,一旦实施,便会隐藏一个巨大的风险的。”

“什么风险?长乐说说看?”李二定了定神道。

“三哥说了,这个制度因为来钱很是容易,所以考验的便是皇帝,需要皇帝要按捺住要钱的心思,不能把盐引提高售价,这是其一”

李二点点头,这盐业关系国计民生,岂能随便提高售价。

只是长乐说道:

“三哥相信阿耶可以做到,但以后的皇帝呢,要是以后的皇帝骄奢过度,感觉钱不够花了,尤其提一提盐价只是举手之劳,他们会不会去做?”

呃,李二顿时有些蛋疼,不用问,肯定会啊,只是抬抬手,便能来钱,谁不会啊?

但这样的话,市场上的盐价便是会涨价,不再按现在五文一斤的价格来售卖,朝廷的善政也就成为了恶政。

“还有第二,”长乐眼睛看着李二。

窝草,还有,还有什么危害?李二头疼。

“三哥说了,这项制度要建立在吏治清明的基础上,才能收获理想的效果,否则同样会引起盐业涨价。”

“什么意思,怎么还和吏治联系上了?长乐,仔细说说?”

“孩儿举个例子,阿耶便会明白了,比如在某个州,官府售卖盐引时,本来说好只售卖给二名商人的,这样的话,这二名商人都会有收益。

但底下官员为了私利,却卖给三名或是四名商人,市场空间就那么大,得到盐引的商人便是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盐引制度最后被有可能被废除。”

“可是售卖给三四名商人后,盐呢,地方官府敢增卖私盐?”李二说到这里,不由有些勃然大怒,但随即又是一叹,因为这是极有可能的。

“嗯,你三哥为何不写一封奏报上来,那怕写封家信也好啊?”李二不由有些失神道。

“这里面的利益牵涉太大了,阿耶,三哥生产青盐,已经得罪无数人了,要是建言朝廷专卖,估计他要睡觉都不安稳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