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时砂遗楼 > 第969章 对未来时空发展的美好展望与规划

第969章 对未来时空发展的美好展望与规划(1/2)

目录

在全球时空发展峰会的主会场,巨大的全息投影屏上正展示着未来时空发展的三维蓝图 —— 纵横交错的时空通道将不同时代紧密连接,清洁能源工厂遍布全球,人们在不同时空间自由穿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江浅站在舞台中央,身旁是来自 1913 年、1938 年、1967 年等多个时空的领导者,他们共同按下启动键,正式发布《全球未来时空发展规划纲要》,为人类时空发展的未来描绘出宏伟而清晰的蓝图。

“未来十年,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安全、便捷、普惠’的时空旅行,让时空科技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江浅的声音通过全息扩音系统传遍会场,“想象一下,1913 年的孩子能‘走进’1967 年的科技馆,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1967 年的学者能‘回到’东晋时期,与古代文人交流思想。这种跨时空的文化交流,将打破时代的隔阂,让人类文明在融合中不断进步。”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纲要中明确了 “三步走” 战略:第一步(2025-2030 年),完成 “区域时空旅行网络” 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 50 各时空旅行枢纽,实现相邻时空间的短途旅行,旅行安全系数提升至 99.9%;第二步(2030-2035 年),构建 “全球时空旅行互联体系”,通过时空通道的优化升级,实现跨时空长距离旅行,旅行时间缩短至平均 1 小时以内;第三步(2035-2040 年),推动时空旅行的普惠化,降低旅行成本,让不同收入阶层的人都能享受时空旅行的便利,同时开发 “个性化时空旅行服务”,满足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休闲旅游等不同需求。

1913 年的时空领导者沈先生,对时空旅行推动文化交流充满期待:“我们 1913 年有许多珍贵的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比如手工刺绣、传统戏曲,但很多年轻人对这些文化了解甚少。如果能通过时空旅行,让 1913 年的年轻人去未来时空学习先进的文化传播理念,再将这些理念带回 1913 年,就能让传统与现代结合,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他还提议,在时空旅行枢纽中设立 “跨时空文化交流中心”,展示不同时空的文化特色,组织文化展演、技艺交流等活动。

1967 年的科技领导者刘老,则更关注时空旅行的技术安全:“安全是时空旅行的生命线。我们计划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四重安全保障系统’:一是时空通道实时监测系统,24 小时监控通道稳定性;二是旅行者随身应急舱,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生命保障;三是跨时空救援网络,确保救援力量能快速抵达任何时空;四是时空轨迹追溯系统,一旦发生意外,能精准定位旅行者位置。同时,我们还将建立‘时空旅行资质认证体系’,对旅行者和运营机构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时空旅行有序开展。”

除了时空旅行,开发时空能量解决全球能源危机,是未来时空发展规划的另一核心目标。当前,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而时空能量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储量丰富且不会产生污染物,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规划纲要中提出,未来十年将重点推进 “全球时空能量开发与利用工程”,从能源开采、转换、存储、传输四个环节入手,构建完整的时空能源体系。

在能源开采环节,将进一步优化 “时空能量开采限额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开采区域和开采量,同时研发 “低干扰开采技术”,减少开采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计划在亚马逊雨林、北极苔原等生态敏感区域,建立‘时空能量生态开采示范区’,采用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能源开采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全球环保组织代表周教授介绍道,“同时,我们还将利用时空科技,修复过去因无序开采造成的生态损伤,让能源开发的过程也成为生态修复的过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