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共鸣协能·青禾融维(1/2)
共生学院的试验田刚完成时禾主导的时空节律同步,青禾就被伴生苗的异常 “能量震颤” 惊醒 —— 叶片上原本和谐交织的二十四色生态纹,竟像被无形的力拉扯般相互排斥:时禾的淡金色时脉纹与基因禾的淡紫色基因纹频率冲突,泛起细碎的 “能量火花”;菌禾的淡灰色菌脉纹因能量供给不足变得透明,连水脉的淡蓝色润禾纹、大气的淡青色气禾纹都出现了 “能量断流”(纹路局部变暗),唯有衡禾的淡金色能量纹在勉强缓冲冲突。
“是全闭环的跨维度能量共鸣失衡了!” 青禾摸向腰间的 “共生百宝箱”,囊中的时禾、基因禾、菌禾种子竟同步释放出紊乱的能量波 —— 时禾种子的节律波忽快忽慢,基因禾种子的稳定波忽强忽弱,菌禾种子的微生物能量波几乎微弱到不可察。她冲进 “能量共鸣观测室” 时,秦雪正盯着能量频谱屏满脸震撼,屏幕上代表各维度的能量频率曲线(节律、基因、微生物、水、大气)像杂乱的声波,彼此间的 “共鸣频段” 完全错开,没有一丝重叠。
“刚收到七族传讯,” 秦雪指着能量影响链图,“菌脉三族说菌禾的菌膜因能量不足变薄,连最基础的微生物都快养不住;水脉族发现润禾的净化能量减弱,河水中的杂质又开始堆积;气脉族更急,气禾的碳调节能量时有时无,竹间碳浓度又开始波动;生物链族说雪羚、旱獭变得虚弱,连食虫鸟都少了 —— 这是闭环的‘能量共鸣断层’!”
秦逸的星辰剑投射出的闭环虚影中,各维度能量纹像互不干涉的光带:时脉的淡金光带、基因的淡紫光带、微生物的淡灰光带各自流转,水脉的淡蓝光带、大气的淡青光带在中间断断续续,原本串联所有维度的 “共鸣核心”(淡白色光点)已变得黯淡,“之前我们解决了各维度的独立问题,却忽略了它们之间的能量共鸣 —— 时禾的节律波、基因禾的稳定波、菌禾的微生物波频率不同,就像不同音调的乐器,凑在一起成了噪音,能量自然无法流通。” 他看向青禾,“这次要守护的是闭环的‘能量灵魂’,得靠各族对维度能量的世代感知,结合所有圣物的共鸣记忆。”
青禾的指尖轻触伴生苗的共鸣核心,布囊中时禾、基因禾、菌禾的种子同时亮起,三种光芒交织成淡白色的 “共鸣纹”(能量同步信号),“我带这三种种子去,结合时禾的‘节律能量感知’基因、基因禾的‘基因能量稳定’特性、菌禾的‘微生物能量适配’能力,培育能‘协调全维度能量共鸣’的作物。” 她将时脉共生晶、基因共生晶、菌脉晶碎片按 “能量频率” 叠加,凝练成 “共鸣共生晶”,“这里藏着所有维度的能量频率记忆,能唤醒新作物的共鸣协调能力。”
三日后,传送阵落在育种族、时脉四族、菌脉三族交界的 “共鸣谷”。刚踏出阵门,青禾就感受到能量失衡的混乱 —— 空气中漂浮着细碎的能量火花,是时脉波与基因波冲突的痕迹;地面的菌膜泛着淡白,一踩就破,露出忽暗;远处草甸的雪羚蜷缩在一处,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食虫鸟在低空无力地盘旋。
育种族的阿育捧着块能量紊乱的基因晶赶来,晶面的频率纹杂乱无章:“基因禾的稳定波与时间波冲突,连原生种子的基因能量都在流失,我们的‘守基液’根本补不上。” 时脉四族的阿雪(冰原)、阿嵩(草甸)、阿盐(浅滩)、阿竹(竹海)一起赶来,阿雪手中的融冰历泛着淡金却无能量流动,“时禾的节律波像卡住的齿轮,转得越来越快,根本停不下来。” 菌脉三族的阿泽(泥炭泽)捧着块薄如蝉翼的菌膜,“菌禾的微生物波快没了,菌膜一触就破,连最耐旱的微生物都活不了。”
青禾跟着七族代表深入共鸣谷腹地,才看清能量危机的深层影响:共鸣核心所在的石台旁,时脉波、基因波、微生物波像三条互不相交的光带,在空气中碰撞出细碎的能量裂纹;河谷的润禾根系泛着淡灰,净化液分泌量只剩正常的两成;草甸的嵩禾叶片泛着淡黄,连衡生禾的生衡波都变得微弱;竹海的气禾叶片上,碳调节纹像快没电的灯,亮一下暗一下。
“各族都有‘能量共鸣仪式’,” 阿育从基因库取出一本 “能量谱”(记录百年能量频率的兽皮卷),“育种族靠基因频率校准能量,时脉族靠节律同步能量,菌脉族靠微生物适配能量,可现在各维度频率全乱了,仪式连自己族的能量都稳不住。” 青禾取来时脉波、基因波、微生物波的能量样本,放在共鸣共生晶旁,晶体立刻泛起淡白色微光,样本中的能量频率竟开始缓慢同步 —— 维度能量记忆果然能唤醒共鸣能力。
当夜,青禾在共鸣谷的 “共鸣枢纽” 搭建 “能量共生棚”。她将时禾、基因禾、菌禾种子与各族能量记忆碎片(时脉波纤维、基因频率晶片、微生物能量菌膜)杂交,浸泡在融合了共鸣共生晶能量与 “共鸣校准液”(时脉能量水 + 基因能量液 + 微生物能量菌液混合)的 “共鸣液” 中 —— 借鉴时禾的 “节律能量捕捉” 基因(通过叶片捕捉各维度能量频率)、基因禾的 “基因能量稳定” 特性(固定核心能量频率,避免波动)、菌禾的 “微生物能量适配” 能力(调节能量强度,适配不同维度需求),让新作物既能感知各维度能量频率,又能释放 “共鸣协调波”,校准全维度能量,实现同步共鸣。
楚瑶带领火灵族在棚外搭建 “能量缓冲层”,防止能量冲突加剧,为新作物提供共鸣基础;林墨用雷光剑在共鸣沿线刻下 “共鸣纹”,模拟各维度的基础能量频率,激活共鸣协调;七族族人则分工协作 —— 育种族监测基因能量频率,时脉四族调节节律能量速度,菌脉三族适配微生物能量强度,为新作物提供实时能量数据。
三日后,幼苗破土而出,叶片泛着淡白色的光泽,表面布满了 “共鸣感应点”(细小的白色光点)—— 这些光点能捕捉各维度的能量频率,叶片中央的 “共鸣核心线”(淡白色纹路)则能整合频率,释放 “共鸣协调波”;根系分为 “节律根”(连接时脉能量)、“基因根”(连接基因能量)、“微生物根”(连接微生物能量),还能延伸出 “水脉根”“大气根”,形成 “全维度能量共鸣” 网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