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泥炭调酸·青禾融泽(1/2)
共生学院的试验田刚完成热泉禾的溶矿测试,青禾就被伴生苗的异常酸纹惊醒 —— 叶片上 “天下共生无界图” 的热泉暖金纹旁,突然浮现出片暗褐色的海绵状轮廓,纹路间泛着细碎的 “酸蚀痕”,像极了泥炭沼泽特有的泥炭层,而轮廓边缘的褐色正快速变深,露出灰白色的 “腐殖痕”。
“是泥炭族的‘泥炭符’!” 青禾摸向腰间的布囊,囊底压着的符纸已失去往日的褐润光泽,原本蓬松的泥炭图案布满蜂窝状酸孔,符纸边角还沾着些酸性泥炭土,“之前泥炭族说过,符纸变深代表泥炭层酸化,这腐殖痕…… 恐怕沼泽的腐殖质已经失去滋养能力了。”
她快步冲向学院的 “酸碱观测室”,布囊中的十五颗种子随着奔跑轻轻碰撞,清沼禾与热泉禾的种子同时亮起微光 —— 前者泛着耐湿的翠绿,后者透出调衡的暖金,像是在主动适配泥炭的酸性湿地环境。秦雪正对着泥炭模型皱眉,模型上的泥炭层已呈现灰褐的酸化色,表层的模拟泥炭藓全呈枯白色,“刚收到泥炭族的传讯泥炭块,半月内泥炭层 pH 值降了 1.5,腐殖质分解加速,族里的‘泥炭玉’快撑不住了。”
秦逸的星辰剑悬在模型上方,四色光带投射出泥炭沼泽的实景虚影:广袤的泥炭沼泽中,暗褐色的泥炭层裸露在外,表面布满干裂的酸孔,原本清澈的沼泽水泛着淡褐色的酸雾;几名身着褐纹袍的族人正用木勺往泥炭层泼洒草木灰,却见刚中和的区域很快又被新的酸水渗透,族人们的裤脚被酸水浸得发白,却不敢停下动作 —— 一旦泥炭层彻底酸化,整个沼泽会变成不毛之地。
“泥炭沼泽是‘酸 - 碱 - 腐殖’的平衡系统,既要中和酸性,又要修复腐殖质,” 青禾的指尖轻触伴生苗的暗褐酸纹,布囊中的清沼禾与热泉禾种子同时发热,“清沼禾耐湿、热泉禾调衡,再融入泥炭的‘泥炭藓’特性,肯定能培育出调酸的作物。而且泥炭族靠沼泽为生,得先听他们的‘泽祭’传统,不能贸然动泥炭层。”
三日后,传送阵落在泥炭族的聚居地。刚踏出阵门,带着腐殖味的酸雾就扑面而来,青禾催动绿韵能量凝成防护层,伴生苗的暗褐纹路瞬间亮起,在周身形成中和酸雾的气流。泥炭族的少年阿泥炭背着装满草木灰的竹篓赶来,他的褐纹袍上沾着灰白色腐殖土,手中捧着株枯萎的泥炭藓,藓体已失去弹性,轻轻一碰就碎成粉末。
“酸度越来越高,” 阿泥炭的声音带着闷哑,竹篓里的草木灰撒在泥炭层上,瞬间被酸水蚀出小坑,“族里的泥炭玉能量只剩一成,连调节酸碱的能力都没了。半月前泥炭藓开始枯萎,现在连最耐酸的‘泽草’都活不了,我们快守不住‘腐泽寨’了。”
跟着阿泥炭走进腐泽寨,青禾才看清危机的全貌:主泥炭层已出现大面积酸化塌陷,露出地下的灰白色腐殖土,沼泽水的酸雾让寨内的木屋门板都开始腐蚀;泥炭玉所在的祭台建在沼泽中央的泥炭岛上,玉身泛着微弱的褐光,表面覆盖着层薄薄的酸霜,轻轻一碰就簌簌掉渣。
族老拄着泥炭玉雕琢的拐杖迎上来,杖头的玉块泛着黯淡的褐光,表面布满细密的酸蚀纹:“泥炭藓能吸附酸性物质、滋养腐殖质,泥炭玉能调节沼泽酸碱,可现在……” 老人望着泛着酸雾的沼泽水,眼中满是痛心,“我们试过用泽祭唤醒泥炭玉,可每次祭祀只会让酸度更高,像是在加速腐殖质分解。”
当夜,青禾在泥炭玉祭台旁搭建临泽试验棚。她取出布囊中的清沼禾与热泉禾种子,将两者杂交后,混入阿泥炭采集的泥炭藓粉末,再浸泡在泥炭玉融化的液体中 —— 借鉴清沼禾的耐湿基因、热泉禾的调衡特性,融入泥炭藓的 “吸酸养腐” 能力,让新作物既能在酸性沼泽中生长,又能分泌 “中和液” 平衡酸度,还能通过根系释放养分,修复腐殖质。
楚瑶用温火阵在棚外构建 “湿度平衡层”,既保持沼泽适宜幼苗生长的湿度,又不加剧酸雾扩散;林墨的雷光剑悬在棚顶,蓝电化作细密的光丝,模拟沼泽的散射光环境,为种子提供适应弱光的能力;泥炭族的族人则运来特制的 “腐殖土”,铺在试验棚周围的泥炭层上,暂时中和酸性,为幼苗生长争取时间。
三日后,幼苗破土而出,叶片泛着暗褐色的光泽,表面覆盖着层细密的 “吸酸绒毛”—— 这是从泥炭藓改良而来的特殊结构,能吸附空气中的酸雾,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盐类;根系呈 “海绵状” 深入泥炭层,像清沼禾的根系一样耐湿,同时释放中和液,将酸性泥炭调节至适宜 pH 值;茎秆中还含有 “腐殖激活素”,能加速有益微生物繁殖,修复分解的腐殖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