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九霄凌仙诀 > 第390章 盐湖凝晶·青禾融盐

第390章 盐湖凝晶·青禾融盐(1/2)

目录

共生学院的试验田刚迎来红树禾的首次收割,青禾就被伴生苗的异常光纹惊醒 —— 叶片上 “天下共生图” 的滨海红树禾纹路旁,突然浮现出片泛着银光的模糊轮廓,轮廓中布满细碎的 “晶状” 纹路,像极了内陆盐湖特有的盐晶,而轮廓中心的荧光正快速黯淡,露出龟裂的 “干涸痕”。

“是盐湖族的‘盐晶符’!” 青禾摸向腰间的布囊,囊底压着的符纸已失去往日的银亮,原本清晰的盐晶图案变得碎裂,符纸边角还沾着些白色的盐末,“之前盐湖族说过,符纸龟裂代表盐湖水位下降,这盐末…… 恐怕是盐晶化已经扩散到湖边了。”

她快步冲向学院的 “生态观测室”,布囊中的八颗种子随着奔跑轻轻碰撞,盐禾与抗风麦的种子同时亮起微光 —— 前者泛着淡蓝的耐盐光,后者透出金黄的耐旱光,像是在主动适配盐湖的极端环境。秦雪正对着盐湖方向的星象图皱眉,桌上的《共生实践录》摊开在 “内陆盐湖生态” 章节,书页旁的批注写着 “盐晶化加速,水位月降三尺”。

“刚收到盐湖族的传讯飞鸽,” 秦雪指着星象图上的异常星轨,“盐湖水位已降到历史最低,湖底的盐晶大面积裸露,族中守护盐湖的‘盐灵珠’能量只剩两成,连靠盐湖生存的‘盐鸥’都开始迁徙,他们快守不住祖辈赖以生存的盐田了。”

秦逸的星辰剑悬在观测室中央,四色光带投射出盐湖的实景虚影:广阔的盐湖表面泛着刺眼的银光,裸露的湖底布满尖锐的盐晶,原本环绕湖边的盐生植被已枯死大半;几名身着盐纹袍的族人正用木勺往盐田浇水,却发现水刚接触盐晶就瞬间蒸发,只留下更多白色盐痕,族人们的手背都被盐晶划伤,渗出血珠。

“内陆盐湖环境极端,高盐、干旱还多盐暴,” 青禾的指尖轻触伴生苗的盐晶轮廓,布囊中的盐禾与抗风麦种子同时发热,“盐禾耐盐、抗风麦耐旱,再融入盐湖特有的‘盐藻’特性,肯定能培育出固水防盐晶化的作物。而且我知道,要先听盐湖族的想法,不能贸然改动他们的盐田布局。”

三日后,传送阵落在盐湖族的聚居地。刚踏上湖边的盐滩,灼热的空气就裹着盐粒扑面而来,青禾急忙催动绿韵能量,在周身凝成层淡绿色防护膜,伴生苗的银纹瞬间亮起,缓解了周围的燥热。盐湖族的少年阿盐推着辆盐车赶来,他的盐纹袍上沾着白色盐末,手中捧着块碎裂的盐晶,晶面映出的盐湖景象满是龟裂。

“盐晶化越来越严重,” 阿盐的声音带着沙哑,盐车碾过盐滩时发出 “咯吱” 的脆响,“盐灵珠的光芒越来越弱,族老说再找不到办法,我们就要放弃盐田,搬到千里外的草原去,可我们世代晒盐,离开盐湖根本活不了。三年前有修士在盐湖上游修坝引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盐晶化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跟着阿盐走进盐田,青禾才看清危机的全貌:成片的盐田已被盐晶覆盖,原本湿润的盐泥变得坚硬如石,族人们用镐头刨开盐晶,已全部枯死,只剩下枯黄的茎秆在风中摇晃;盐灵珠所在的祭台旁,原本用来引水的沟渠已完全干涸,露出底部的盐渍。

族老拄着盐灵珠制成的拐杖迎上来,杖头的盐灵珠泛着微弱的银光,表面布满细小的裂纹,轻轻一碰就掉下细碎的盐粒:“只有盐生草能保持盐田湿度,盐灵珠能调节盐湖水位,可现在……” 老人口中的盐粒让他咳嗽不止,“我们试过用盐灵珠的能量化盐,可太弱了,根本赶不上盐晶化的速度。”

当夜,青禾在盐灵珠旁搭建试验棚。她取出布囊中的盐禾与抗风麦种子,将两者杂交后,混入阿盐送来的盐藻粉末,再浸泡在盐灵珠融化的水中 —— 借鉴盐禾的耐盐基因、抗风麦的耐旱特性,融入盐藻的 “凝水固盐” 能力,让新作物既能在高盐干旱环境中生长,又能分泌 “凝水液”,防止盐田晶化,同时为盐湖补充水分。

楚瑶用温火阵在棚外搭建 “调温层”,既不升高盐田温度,又能减缓水分蒸发;林墨的雷光剑悬在棚顶,蓝电化作细密的光丝,模拟盐湖的昼夜温差,为种子提供适应极端温度的环境;盐湖族的族人则采集来枯死的盐生草,铺在试验棚周围,形成层天然的防盐膜,保护幼苗不被盐晶划伤。

三日后,幼苗破土而出,叶片泛着淡银色的光泽,表面覆盖着层细密的 “晶状绒毛”—— 这是从盐藻改良而来的 “凝水绒毛”,能吸附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滋润土壤;根系像抗风麦一样坚韧,深入盐田后能分泌凝水液,将坚硬的盐晶软化成湿润的盐泥;茎秆还能吸收多余的盐分,转化为无害的 “盐晶颗粒”,既不影响作物生长,又能作为盐湖族的额外盐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