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天枢神相 > 第14章 证据的收集

第14章 证据的收集(1/2)

目录

望月楼,京城最豪华的酒楼之一,也是权贵们最喜欢的聚会场所。每到夜晚,楼中灯火通明,觥筹交错,歌舞升平,醉人心脾。

这一夜,望月楼三层的一间雅座内,几位朝中重臣正在举杯畅饮。为首的是兵部尚书杨成,一个五十多岁、面容精明的中年人,浓眉大眼,鹰钩鼻,一副不怒自威的样子。其旁坐着工部侍郎李德、礼部侍郎赵光等人,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诸位大人,听说今晚有新来的歌伎献艺,据说容貌不凡,琴技更是一绝。\"杨成慵懒地靠在椅背上,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李德笑道:\"杨大人消息倒是灵通,我也听说了这位名唤'清韵'的新人,据说是江南才女,精通琴棋书画,尤其是那琴技,据说能弹得泣鬼神,闻者落泪。\"

赵光却不以为然:\"哼,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这种风月场所,哪个不说自己的姑娘如何如何了得?等会儿见了真人,怕是又是一场空欢喜。\"

\"赵大人何必如此悲观?\"杨成笑道,\"今晚我们且享受这难得的雅兴,不说别的,单是能在这烟云缭绕的望月楼中,听一曲清音,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正说着,楼主亲自引着一位粉衣少女走了进来:\"诸位大人,这位便是小楼新来的歌伎清韵,今晚特来为诸位献艺。\"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在了门口的少女身上。只见她一袭粉色绣花长裙,发髻高挽,点缀着珠玉发钗,颊上施着淡淡胭脂,肌肤如雪,眼若秋水,风姿绰约,确实美艳非常。

\"清韵见过诸位大人。\"黄钰儿福了一福,声音娇柔中带着一丝清雅,与一般的风尘女子截然不同。

杨成眼前一亮,连忙招手:\"清韵姑娘快请入座。老刘,你可没说错,这位清韵姑娘果然是国色天香,不同凡响。\"

楼主老刘笑得合不拢嘴:\"杨大人慧眼如炬。清韵姑娘不仅人美,琴技更是一绝,待会儿诸位一听便知。\"

黄钰儿轻移莲步,优雅地坐在了杨成旁边的位置上。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房间,心中暗暗记下了每个人的位置和面貌。

\"听闻清韵姑娘琴技超群,敢问学艺几年了?\"杨成饶有兴趣地问道。

黄钰儿微微一笑:\"回杨大人的话,妾身自幼习琴,已有十余载了。\"

\"哦?十余载?\"杨成眉头微皱,\"那清韵姑娘今年多大了?\"

黄钰儿心中一紧,知道自己失言了。她如今扮作的歌伎不过十八九岁,若说习琴十余载,岂不是从五六岁就开始了?虽然这在官宦人家很常见,但对一个歌伎来说,未免有些不合情理。

\"妾身今年十八,\"黄钰儿巧妙地圆谎,\"只是从小生在烟花之地,耳濡目染,五岁便开始学琴了。\"

\"原来如此。\"杨成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但眼中的狐疑之色并未完全消散。

黄钰儿暗暗告诫自己要小心谨慎,不可再有闪失。

\"杨大人,您可真会开玩笑!\"黄钰儿掩口轻笑,一双妙目流转,看得满座官员如痴如醉。

杨成刚才说了一个荤笑话,黄钰儿虽然内心厌恶,但表面上却不得不装作娇羞的样子,以博取众人的好感。

\"清韵姑娘歌喉似莺,不如为诸位大人献上一曲?\"杨成面露狐狸般的笑容,眼中却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黄钰儿心知这是试探,面上不动声色:\"既然杨大人开口,清韵岂敢不从。只是不知大人想听什么曲子?\"

\"就唱《道德经》吧。\"杨成话锋一转,\"听闻清韵姑娘通晓道法?\"

室内气氛骤然紧张。黄钰儿暗道不妙,但表面上却笑得更加甜美:\"大人说笑了,清韵不过是懂得几首小曲,哪里通晓什么道法。\"

说着,她故意将酒杯打翻,借机转移话题:\"呀,清韵失手了,真是该罚。来,妾身自罚三杯!\"

\"哈哈,不必不必。\"杨成见状,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转向其他话题,\"诸位,听说近来边境不太平,西陲已有兵戎相见之势。\"

黄钰儿暗暗松了一口气,心想:这杨成果然不简单,一上来就试探我是否懂道法。幸好我反应快,不然就露馅了。

李德放下酒杯,沉声道:\"是啊,这西陲番邦越发猖狂,若不予以震慑,恐怕真要生出事端。\"

赵光冷笑一声:\"震慑有何用?不如一举歼灭,永绝后患。\"

\"赵大人此言差矣。\"杨成摇头,\"西陲虽乱,但朝廷现今首要之务并非对外用兵,而是内部稳固。\"

黄钰儿敏锐地捕捉到这些话语中的暗示,心中越发警觉。她借着劝酒的机会,不断从这些官员口中套取信息,同时将\"听风符\"隐藏在袖中,记录下所有对话。

\"西陲的事,不过是障眼法罢了。\"杨成压低声音,\"真正的大事,还是在七日后的祭天大典上。\"

李德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届时,一切将尘埃落定。\"

黄钰儿强忍着惊讶,继续陪笑劝酒,希望能套出更多消息。

\"说起祭天大典,\"杨成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已安排妥当,到时只需一个时辰,便可完成替换。\"

\"杨大人神机妙算!\"赵光奉承道,\"不过,那《德道经》是皇上亲自保管的,如何能够顺利替换?\"

杨成胸有成竹地笑道:\"皇上虽贵为天子,但也不过是凡人。我已在他的茶水中下了药,到时他必昏昏欲睡,我等趁机将真本换成我们修改过的版本,他绝不会发现。\"

\"妙计!\"众人齐声赞叹。

黄钰儿听到这里,心中大惊。原来他们不仅要篡改《德道经》,还要对皇上下药!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只是那许逊...\"李德担忧地说,\"他乃当世道门高手,若他识破...\"

杨成冷笑:\"放心,我已安排妥当。到时会有人引他离开京城,等他回来,一切已成定局。\"

\"不过,万一计划有变...\"赵光还是有些不放心。

\"无妨,\"杨成胸有成竹,\"我们还有后手。若是事情败露,就推到西陲番邦头上,就说是他们派奸细潜入京城,意图破坏我大周根基。届时朝野震怒,必会同意出兵,我等便可借机扩大兵权。\"

黄钰儿听得心惊肉跳,这番话已经完全坐实了他们的谋反之心。她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袖中的\"听风符\",确保每一个字都被清晰记录下来。

\"杨大人高明!\"李德赞叹道,\"此计不仅能篡改道法,还能扩大我等势力,真是一举多得。\"

赵光举杯,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待我等掌控朝政,便可率军出征,荡平西陲,开疆拓土,到时候杨大人就是我大周的开国功臣,青史留名啊!\"

\"哈哈哈!\"杨成大笑,\"诸位且莫高兴太早,此事尚需谨慎处理。来,且饮一杯,以表决心。\"

众人举杯共饮,黄钰儿也被迫举杯相陪。她假装喝酒,实则只是抿了一小口,便巧妙地将酒水洒在衣袖中。这是师父许逊教她的\"醉霞决\",可以避免酒液入喉,保持清醒。

就在此时,杨成突然话锋一转:\"清韵姑娘,你看我等饮得尽兴,何不为我们弹奏一曲?\"

黄钰儿微微一笑:\"既然大人开口,清韵岂敢不从。只是不知道大人想听什么曲子?\"

\"就弹《高山流水》吧,听说这是你的拿手曲目。\"杨成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黄钰儿暗道不妙。《高山流水》是名曲不错,但对于一般的歌伎来说,此曲太过高深,寻常人根本弹不出其中的神韵。这明显是杨成在试探她。

好在黄钰儿自幼跟随许逊学艺,琴技确实非同一般。她镇定心神,微微一笑:\"大人好眼力,此曲确是清韵平日最爱练习的。\"

说罢,她轻抚衣袖,从一旁取来一张古琴,置于案前。琴身乌黑发亮,乃是上等老梓木所制,琴弦由蚕丝和金丝混合而成,一看便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黄钰儿心中一动:此琴非同寻常,若我没猜错,应该是师父暗中安排人送来的\"听玉琴\",不仅能奏出天籁之音,更能将现场的对话清晰记录下来,堪称最佳的取证工具。

她深吸一口气,十指轻抚琴弦,顿时一股淡淡的灵力从指尖流入琴中。琴弦微颤,尚未正式弹奏,已有轻灵的音符飘出,令人心旷神怡。

\"好琴!\"李德赞叹道,\"这琴音清越通透,绝非凡品。清韵姑娘,此琴从何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