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450章 目的地,云南

第450章 目的地,云南(1/2)

目录

第二次野外种子采集任务的动员会上,当王昆鹏在投影地图上清晰地圈出西藏——特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周边区域及藏东南的高山流石滩地带时,台下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许多队员,尤其是经历过第一次高黎贡山艰难跋涉的人,脸上都露出了诧异和不解。

孙浩忍不住低声对旁边的队友嘀咕:“还以为这次会换个云南或者川西的山沟呢,怎么直接奔世界屋脊了?那地方…可比高黎贡吓人多了,氧气都吃不饱。”

王昆鹏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双手按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我知道大家有疑问。为什么是西藏?那里海拔更高,环境更极端,对我们的体能、装备和后勤都是极大的考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方稷教授之前和我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他的理由很充分。”他看向坐在一旁的方稷,示意他来说。

方稷站起身,走到台前。他无法说出脑海中那些关于“烟花秀”和“隆达”泛滥的、源自“未来”的具体景象,那些画面只能在他心里反复灼烧,带来一种无声的紧迫感。他必须找到一个更符合当下认知逻辑、又能说服王昆鹏和大家的理由。

“昆鹏,各位同志,”方稷开口,语气平和而恳切,“我建议将第二次重要采集任务放在西藏,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

他首先指向地图上广袤的青藏高原:“第一,是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它的高寒草甸、流石滩、以及雅鲁藏布峡谷垂直落差带来的立体气候,孕育了无数特有、珍稀甚至濒危的植物物种。这些物种的遗传资源,是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宝库中极其珍贵的一部分。它们的种子,必须在我们的种子库中占据重要席位。”

然后,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更深沉的忧虑:“第二,也是我更担心的一点——潜在且可能迅速增长的干扰风险。”他斟酌着用词,避免使用任何预言性的字眼,“大家想想,随着国家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像西藏这样拥有绝世风光的地方,其旅游价值和开发潜力是巨大的。虽然现在很多地方还保持着原始状态,但这种平衡能维持多久?”

他看向王昆鹏,目光中带着科研人员的严谨,也暗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昆鹏,你带队伍,不仅要教他们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前瞻性眼光。我们不能等到某个地方因为某种原因——比如突然爆火的旅游项目,导致生态承载压力骤增,栖息地碎片化甚至退化之后——才想起来要去抢救那里的种子。那时候,可能就晚了!很多敏感脆弱的物种,可能等不到我们的采集队。”

他最后总结道,语气无比郑重:“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抢在可能的大规模干扰到来之前,优先将这些最独特、也最可能受影响的地区的种子资源,纳入我们的保护体系。西藏,就是现阶段这样一个极具战略意义,也充满挑战的‘前沿阵地’。让队员们尽早接触和适应这种极限环境下的工作,对不同地貌的采集技术都能有所涉猎,他们才能成长得更快,将来才能应对更复杂的局面。”

方稷的话,虽然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未来事件”,但他基于生态规律和开发趋势所做的分析和担忧,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尤其是那种“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成功地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王昆鹏若有所思地点着头,他对方稷的判断一向信服。方稷提出的“主动出击、防范未然”的思路,也与他作为前军人的风险管控意识不谋而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