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上车!出发!”(2/2)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看着每一位队员:“我带你们进去,是要在现场,在真实的环境里,教你们如何应对这些复杂情况。如何在这种环境下保持清晰的方向感,如何判断天气变化的征兆并提前规避风险,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完成种子采集任务。”
他顿了顿,声音放缓了些,却更加语重心长:“更重要的是,你们要学的,不仅仅是如何自己活下去、完成任务。你们是实验室未来野外工作的种子,是‘老队员’的苗子。这次跟我进去,你们要仔细观察,我是如何带领队伍行进的,如何分配任务和体力,如何在遇到困难时做出决策,如何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又如何确保整个团队的安全和士气。”
他的目光扫过孙浩、周敏等人:“将来,实验室的考察队会越来越多,要去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偏远。不可能每次都由我,或者方老、林老他们这样的老家伙亲自带队。到时候,就需要你们这些经历过实战、得到过真传的‘老队员’,去带领新的团队,去开拓新的区域。这次高黎贡山之行,就是你们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野外考察带队者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
王昆鹏的这番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队员们心中的另一扇门。他们原本只想着如何完成任务、采集到珍贵的种子,此刻才恍然意识到,他们肩上还承担着传承野外工作方法与团队领导经验的责任。
孙浩脸上的兴奋渐渐被一种郑重的神情取代,他挺直了腰板:“王总工,我明白了!我们一定用心学!”
周敏也坚定地点头:“我们会仔细观察,认真体会,绝不辜负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其他几名队员也纷纷表态,眼神中除了跃跃欲试,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王昆鹏满意地点点头:“好!要的就是这个态度。接下来几天,我们进行最后的针对性强化训练和装备熟悉。铁柱!”
“在!”铁柱应声上前。
“后勤保障和物资最后清点,就交给你了。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放心吧,王老师!保证完成任务!”铁柱回答得斩钉截铁。
出发前的日子,气氛紧张而有序。王昆鹏带着六名队员,反复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熟悉每一件专业装备的使用,从卫星电话到高原燃气炉,从专业登山绳到急救药品。他还特意请来了两位当地经验丰富的向导,给大家讲解高黎贡山局部地区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方稷和林老也时常过来,方稷更多的是从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角度,提醒大家注意行程节点和安全冗余;林老则再次强调了目标物种的识别特征、采集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取高质量的种子样本。
终于,出发的清晨到来了。晨曦微露,两辆改装过的越野车和一辆物资车停在实验室门口。队员们穿着统一的冲锋衣,背着沉重的行囊,但精神抖擞,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王昆鹏同样是一身利落的野外装备,他最后检查了一遍队伍和物资,目光沉稳地扫过每一个人。
“都准备好了吗?”他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格外清晰。
“准备好了!”众人齐声回答,声音洪亮。
“好!”王昆鹏大手一挥,“上车!出发!”
车队缓缓驶离基地,向着远处那云雾缭绕、仿佛巨龙般横卧的苍茫山脉驶去。对于孙浩、周敏这些年轻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种子采集任务,更是一次真正的成人礼,一次关于责任、勇气与传承的实战教学。而对于王昆鹏而言,他正在亲手点燃并传递那把象征着中国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险、探索未知的“生命火种”。深山之行的序幕,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