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405章 建议收到,但是拒不采纳

第405章 建议收到,但是拒不采纳(2/2)

目录

方稷带领的精干小组和翻译人员,迅速开赴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县。

车队驶离基地,窗外的景色逐渐从项目区相对规整的田地,变为大片显现病态的农田。

原本应是绿意盎然的庄稼,此刻却布满了被啃食的孔洞,叶片卷曲发黄,甚至整片枯萎,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

当地农民们站在田埂上,眼神空洞地看着这一切,看到政府的车辆和中方专家到来,他们的目光中交织着一丝微弱的希望和深深的怀疑。

小组立刻投入工作,分工明确:

土壤专家迅速在不同受灾程度的田块取样,不仅取耕作层,还取了更深层的土样。

植保专家则拿着放大镜和采集网,小心翼翼地捕捉着田间残存的害虫个体,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其他昆虫。

调研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有翻译人员,但是仍然有语言障碍、以及对于中方专家“慢吞吞”的取样和询问表示出的不耐烦,都让工作推进困难重重。

在一次田头交流中,一位黑人农民激动地对方稷说:“你们那些慢慢来的办法不行!虫子不等人!等你们把土弄好,庄稼早就被吃光了!我们现在就需要能立刻杀死虫子的药!”

方稷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的解释,甚至翻译都已经知道该怎么和这些人解释为什么要先确认受灾情况才能制定方案的原因了,但是解释了对方听不懂,解释不通,只能是等村长过来强硬的让这些顽固的人执行。

即使他们拿出带来的、在基地试验田里拍摄的照片,展示健康植株与受害植株的根系对比,“我们不是不用药,而是要在关键的时候,用对药,用好药,更重要的是,要给庄稼一个不需要那么多药也能健康生长的环境!”

但仍然无法撼动这些人的想法。

经过近半个月的密集调研和数据整理,小组对虫灾的成因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土壤退化是基础,单一连作是诱因,滥用农药导致天敌灭绝是催化剂,最终导致了这次害虫的爆发式成灾。

使用当地腐熟牛羊粪、作物秸秆进行快速改良,搭配适量矿物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目标是短期内提升土壤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活性。

引入害虫的天敌进入保护带,种植蜜源植物吸引和保护本地寄生蜂、瓢虫等。

同时,紧急从中方基地的天敌繁育中心调拨一批经评估安全有效的寄生蜂,在核心示范区进行释放。

制定严格的农药使用指南,推荐低毒、高效、选择性强的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明确使用时机、剂量和方法,坚决杜绝滥用。

不需要当地民众配合的还好,但是一旦涉及到需要他们操作,总是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提交给盖拉先生和当地农业部门后,引起了高度重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