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再次丰收抢麦(2/2)
与此同时,村子里一些相对安分守己的农户家里,也发生着争论。
“莫里斯他们好像在商量去…去拿中国人的麦子,咱们…”一个妇人小心翼翼地问丈夫。
丈夫闷头抽着烟,良久才说:“别去凑那个热闹。那是人家的东西,有合同的。”
“可是…大家都去…去年不也没事吗?就捡一点…”
“去年是去年!”丈夫提高声音,“今年没看见当兵的都来了吗?为了几把麦子,惹上麻烦不值得!咱们老老实实种自己的苔麸。”
然而,像这样想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人的心态是:“别人都去,我不去就亏了。”“那么多麦子,他们运也运不完,拿一点怎么了?”“土地本来就是大家的,他们种出来的,我们拿一点天经地义。”
于是,在正式收割的前几天,麦田的边界地带,三三两两的妇女、老人和孩子,像侦察兵一样,日复一日地在那里徘徊。
他们指着某片特别金黄的区域低声交谈,估算着距离和路线;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打闹,目光却不时瞟向那无边的金色,仿佛那是一个巨大的、即将开放的游乐场。
空气中弥漫的躁动不安,正是来自于这种公开的、几乎不加掩饰的预谋。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这片金色海洋的周围悄悄撒开,只等收割的号角吹响,便要将其撕扯、吞噬。
项目组面临的,将不再是小偷小摸,而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挑战其管理和权威的集体行动。
方稷他们自然也发现了这不寻常的景象,去年的时候有一些不好捡的麦粒被捡去就捡去了,但是现在这里的阵仗,这哪里是捡麦子?这分明是公开的抢劫预演!他们把我们的劳动成果当成了无主的财富!
赵老听了方稷和李振邦的分析觉得,民风如此,法不责众的观念根深蒂固。上次的默许和轻微的顺手牵羊,这次演变成了有组织的觊觎。是我们之前处理得太软弱,给了他们错误的信号。
李振邦接到报告后,脸色瞬间阴沉如水。他深知,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彻底摧毁项目的管理权威,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冲突。
“绝不能让去年的事情重演!”李振邦在紧急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这一次,必须把规矩立在前面,把防线筑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