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团宠小厨娘 > 第167章 美食文化

第167章 美食文化(1/2)

目录

银杏叶铺满石板路时,林小溪站在全球美食文化交流中心的奠基仪式现场。巨大的沙盘上,建筑群被设计成松针与灶台的抽象形态,中央是下沉式露天厨房,周围环绕着二十四节气主题的美食展馆。苏小小作为总设计师,正对着话筒激动地介绍:\"每个展馆的穹顶都是可拆卸的,春看樱花,冬赏飘雪,让食客在四季变换中感受食材的灵魂。\"

李秀兰的刺绣团队正在为展馆内壁制作浮雕,针法细腻地勾勒出林小溪初到古代时的场景:溪边浣衣、灶台前烹饪、与陈老伯辨认野菌。\"这是我们的'灶台时光机',\"李秀兰笑着解释,\"让参观者穿越时空,感受美食背后的故事。\"林小溪抚摸着绣品,忽然看见年少的自己与陈老伯站在松树下,眼眶微微湿润。

赵秀才带着学生们在现场布置古籍展区,《齐民要术》《山家清供》等典籍被制成互动装置,轻轻触碰书页,便能看见林小溪团队还原的古代菜肴。\"我们正在开发'舌尖上的历史'App,\"赵秀才推了推眼镜,\"扫描食材就能看见它在古籍中的记载,让文化真正可触可尝。\"

刘铁柱的生态农场成为交流中心的食材基地,他带着春桃和孩子们展示如何用传统方法保存食材。\"这些陶罐是按陈老伯的笔记烧制的,\"他拍了拍刻有松针纹的腌菜罐,\"现在我们用区块链技术追踪食材来源,让每一口都有根可寻。\"春桃在一旁补充:\"我们还会定期举办'山林课堂',教城市孩子辨认野菜,就像陈老伯当年教我们一样。\"

林小溪的新书《灶台的温度》在奠基仪式上首发,封面是她与陈老伯的剪影,书名下方刻着\"献给所有心怀热爱的人\"。赵秀才为书写序,其中一段话让她眼眶发热:\"当我们谈论美食时,我们谈论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与自然的对话、与他人的联结。林小溪的灶台,是起点,也是千万个梦想的支点。\"

奠基仪式的高潮是\"全球灶台点亮\"活动,五大洲的分会场同时点燃传统灶台,纽约的铸铁灶、东京的寿司台、巴黎的烘焙炉与青牛村的土灶遥相呼应。林小溪在主会场点燃松针,青烟升起时,手机屏幕上弹出神秘老者的消息:\"灶台不息,传承不止。\"这熟悉的字迹让她心中一颤,忽然明白多年前的梦境并非虚幻,而是命运的指引。

夜晚的庆功宴上,念溪和念牛捧着新研发的\"时空甜品\"跑来。念溪的樱花松针糕用3d打印技术复刻了古代糕点模具的花纹,念牛的分子料理野莓酱则藏着会跳舞的食用金箔。\"妈妈,这是给未来的礼物,\"念牛眼里闪烁着光,\"既有陈爷爷的山林味,又有未来的科技感。\"

苏小小端来一杯青梅酒,酒坛上刻着\"溪林仙居\"四个字:\"记得我们第一次酿酒吗?那时哪想到会有今天。\"林小溪接过酒坛,触到坛口的缺口,想起那个暴雨夜的狼狈与温暖。远处,李秀兰正与赵秀才争论展馆的配色,王媒婆在给年轻情侣讲\"灶台定情\"的故事,刘铁柱夫妇在教孩子们辨认食材,一切都像陈老伯说的那样,灶台的火照亮了越来越多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