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锋芒初试与警兆(1/2)
“启动内部隔离协议,暂时冻结马国强工程师的所有高级访问权限。数据备份,立刻。”千临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仿佛只是在处理一个寻常的技术故障。
林涛立刻点头,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操作,一道道指令无声地发出。几秒钟内,马国强在“燧石”计划核心数据库中的权限被降到了最低级别,只能访问公开的、非核心的技术文档。同时,所有关键数据在不同物理介质上进行了冗余备份。
“需要通知霍团长吗?”林涛低声问。
千临摇摇头:“暂时不用。打草惊蛇没有意义。我们需要证据。”她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凌晨两点。“明天照常工作,不要让他察觉异常。你多留意他的物理动作和对外通讯。”
“明白。”林涛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对于这种试图窃取团队成果的“蛀虫”,同样深恶痛绝。
第二天,马国强像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当他尝试访问一个昨天还能打开的关键算法库时,系统却提示“权限不足”。他心中一惊,但脸上没有表露出来,只是装作不经意地问旁边的小赵:“小赵,数据库是不是出问题了?我这边有些文件打不开。”
小赵正在埋头调试代码,头也没抬:“没听说啊,我这边访问正常。可能是您那边网络或者权限配置有点小问题?要不您找林工看看?”
马国强碰了个软钉子,眼神闪烁了一下,没再多问。他心里隐隐感觉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哪里出了问题。难道是自己昨晚的操作太频繁,触发了什么安全警报?他决定暂时收敛,静观其变。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所有小动作,都落在了千临和林涛的监控之下。
与此同时,千临期待已久的“被动式低维信息干扰器”简化版,也终于制作完成了。
那是一个只有巴掌大小的、扁平的银灰色金属盒子,表面刻着复杂的、类似电路板的纹路(实际上是千临根据系统碎片信息补全的空间褶皱力场引导纹路)。其核心是白墨“搞”来的那个微型高能脉冲电源,以及用特殊工艺烧结出来的复合陶瓷粉片。
“测试一下效果。”千临将干扰器放在实验台上,连接上示波器和传感器。
白墨好奇地凑过来看:“临临,这小玩意儿真的能挡住那个什么‘蜂巢’的探测?”
“高维干扰挡不住,但可以干扰常规频段的、非接触式的信息探测,比如微波窃听、激光窃听,或者一些低级的精神力扫描。”千临解释道,“聊胜于无。”
她启动了干扰器。金属盒子发出一阵微不可察的嗡嗡声,表面纹路似乎有微光流转。示波器上,原本平稳的背景噪声曲线立刻变得混乱无序,几个模拟信号源发出的探测信号,在进入干扰器周围约三米范围后,迅速衰减、失真,最后彻底淹没在噪声里。
【叮!检测到仿制科技造物(简化版)运行成功。完成隐藏任务:“初级壁垒”。奖励:系统安全等级微幅提升,积分2000点。】
“成功了!”白墨兴奋地拍了拍手,“太好了!以后咱们说话是不是就安全多了?”
千临点点头,将干扰器收了起来:“有效范围只有三米,而且需要持续供能。先放在核心实验室。”
有了好的,紧接上文继续:
把干扰器安置在核心服务器机房后,千临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台前。屏幕上,复杂的逻辑门电路图和指令集架构设计占满了视线。高性能计算是一块硬骨头,尤其是在这个基础工业和电子工业都相对薄弱的年代,每一个模块、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从头设计,从原理到实现,步步为营。
“千总师,这里的时序同步问题,您看是不是可以采用更松散的同步机制?”负责并行算法设计的张弛博士指着屏幕上的一个模块,小心翼翼地问道。这是他昨天花了一整天时间推演的环节,总觉得按照千临最初的设计,对时钟信号的要求太高,现有工艺难以满足。
千临抬头看了一眼,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在自己的光屏上调出了相关的模拟数据。短暂的沉默后,她开口了:“同步机制的松散程度,直接影响并行效率和最终性能。这个模块是整个‘数据流触发’架构的关键节点,必须保证高精度同步。你提出的方案,理论上可行,但会引入不可接受的延迟。”
她手指在光屏上轻轻一点,调出了一个全新的电路图:“这是我基于一种超高频谐振器原理设计的时钟分配网络,理论上可以实现纳秒级同步。我需要王工协助,看看现有材料能否仿制出这种谐振器的简化版本。”
张弛愣住了。超高频谐振器?这东西听都没听说过!他之前接触过的最先进的时钟源,也就是晶体振荡器。这个新概念完全超出了他的知识范畴。但他看着千临那平静而笃定的眼神,知道她绝不是信口开河。这位年轻的总师,总能在最棘手的地方,拿出闻所未闻的解决方案。
“我……我立刻去查阅相关文献,理解这个原理!”张弛激动得脸都红了。对他来说,跟着千临工作,每天都是一场知识的洗礼,这种学习和探索的快感,远比纸面上的成果更让他着迷。
千临点点头:“这个环节必须尽快攻克。高性能计算,首先需要高精度的‘表’。”
而与此同时,白墨的“钛合金事业”正如火如荼。军区总医院的试用结果引起轰动后,白墨立刻将那份“高性能医用钛合金生产工艺”的完整版(这次是花了8000积分兑换的,包含更详细的参数和质量控制标准)交给了合作的特种合金厂。厂里如获至宝,立刻按照新工艺投入批量生产。
订单蜂拥而至,不仅是军方医院,连几个地方上的重点三甲医院也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白墨,希望能采购这种新型材料。白墨忙得脚不沾地,一边协调生产,一边处理订单,还得跟那些精明的医院采购部门打交道。
“白大夫,您看咱们这个量,价格能不能再给点优惠啊?”京城协和医院的采购科长笑眯眯地说道。他手里拿着这份新型钛合金的价格表,心里盘算着。虽然比进口的便宜不少,但毕竟是新产品,总想再压一压。
白墨不动声色,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王科长,咱们这个材料的性能您也看到了,术后效果反馈多好!这可不是普通材料,是用特殊工艺生产的,成本摆在那里。而且您也知道,这东西现在有多紧俏,有多少医院等着要呢。咱们优先供给军方,地方医院这边,能匀出这些量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当然了,咱们是老朋友了,又是为了病患着想。这样吧,如果在质量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您能将单次采购量提升到……比如说五百公斤以上,我可以在总价上申请给您一个……嗯,百分之一的友情折扣。这已经是极限了,毕竟军方那边还在催着要货呢。”
百分之一!王科长心里骂了一声,这姑娘看着和气,做生意可真是一点都不含糊!但这材料确实好,而且白墨背后隐隐约约的军方背景也让他不敢强压。再说,能拿到货就不错了。他权衡了一下,最终还是咬牙同意了白墨提出的条件。
一场小小的商业博弈,白墨再次获胜。她手里握着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还有签到系统带来的市场信息和谈判技巧,以及最重要的——产品的稀缺性和过硬质量。
看着账户里不断增加的积分余额,白墨心里盘算着:“嗯,这下那个微型高能脉冲电源的升级版也能兑换了,还能给临临换点别的实验耗材……”她的签到系统,已经完全融入了她的“搞钱”和“支援”双重使命。
然而,就在一切都看起来顺利进行的时候,暗处的危险却在悄悄临近。
马国强在权限被冻结后,变得越发焦躁不安。他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重新获得对核心数据的访问权限。他开始怀疑自己已经被发现,内心的恐慌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但他身后的“主子”还在催促,要求他尽快获取“燧石计划”的关键技术资料。
在连续几天都没有任何进展后,马国强决定铤而走险。他知道,仅仅靠网络渗透是不行的。他需要物理接触。
一天下午,他趁着实验室午休期间,大部分人都去了食堂,只有千临还在里面工作(她经常忘记吃饭),悄悄溜进了核心服务器机房。他随身带着一个伪装成笔记本电脑的设备,里面藏着一套精密的物理数据读取工具。他的计划是,趁千临不注意,迅速连接到核心服务器,复制走最关键的设计文件。
他打开机房门,确认里面只有千临一个人在对着屏幕发呆(其实是在高速思考),心中一喜,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
然而,就在他刚刚跨过门槛的那一刻,安装在机房角落的那个巴掌大的金属盒子——“被动式低维信息干扰器”——微不可察地闪了一下。
虽然它无法识别马国强这个人,但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身上佩戴的、那个伪装设备散发出的、带着某种异常能量波动的信号。这信号不同于普通电子设备,似乎夹杂着某种更“高维”或者说更“隐蔽”的探测或通讯意图。干扰器立刻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干扰模式,虽然不能完全屏蔽,但足以造成强烈的杂波。
马国强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一股强烈的电流感瞬间席卷全身,手中的设备发出刺耳的啸叫,屏幕一片混乱。他骇然失色,下意识地想要后退。
千临几乎是在干扰器发出蜂鸣声的瞬间就抬起了头。她的反应速度远超常人,这是系统长期强化后的本能。她看到了站在门口、脸色苍白、手持设备异常的马国强,以及他眼中来不及掩饰的惊慌和恶意。
“马工,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千临平静地问道,但那双漆黑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温度。
马国强知道自己暴露了!他来不及多想,一把甩开手里吱吱作响的设备,转身就想逃跑。
“站住!”千临厉声喝道。同时,她手腕上的银色手环再次剧烈震动,将警报直接发送给了霍凌风。
马国强哪里敢停,拼命地向外冲去。千临几乎是本能地冲上前去阻拦。她不擅长搏斗,但身体经过系统改造,速度和反应力都远超普通人。她像一道影子般拦在了门口。
马国强被挡住去路,情急之下,挥拳就向千临脸上打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实验室大门再次被“砰”地一声撞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