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官屠 > 分节阅读 113

分节阅读 113(2/2)

目录

陈子华瞥了正憋着笑的张敏和吴明一眼,道:“是不是觉着太过女性化了嗯,欧阳县长倒是目光如炬,这房子是我妻子布置的,照着她的意思装修,没想到就弄成了这个样子。”

郭美萱见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连忙去厨房继续准备了,张敏则忙着端茶倒水,欧阳彩妮也殷勤的跑到厨房去转悠了一会儿,最后端了一盘洗好的水果出来。

陈子华从茶几下的抽屉里面取出一筒香烟,给吴明一支,自己叼了一支,道:“尝尝,香港那边过来的,味道很不错的。”

吴明“哧”的一笑,道:“我那边早就有了,也不知他们是咋操作的,市面上到处都是走私货,你呀,也不问问。”这烟其实就是倩华股份公司出品的,因为国内的烟厂一直没有谈下来,所以先在澳大利亚那边吞并了一家烟厂,在香港注册了一家由倩华股份公司控股的华雅烟草,专门经营这种香烟。

陈子华瞥见欧阳彩妮和张敏出来,便笑了笑没吱声,喷了一口烟雾,问道:“是不是蒋文和张文红跟你说的事儿”

吴明点了点头,道:“这事儿你考虑的太简单了,真那样做的话,后患无穷呐。”

陈子华却道:“我想过了,只有这样,才是目下解决流浪汉最快、最有效的办法,至于别的,先不考虑吧,有受伤农民工的例子,我觉得吧。暂时不管怎么做,都不算过分,而且,这也是一个机会。”

欧阳彩妮和张敏也在注意听陈子华的话,这会儿闻言,都不由自主的问了出来:“机会什么机会”

第三卷 初露峥嵘 第一百二十八章 前奏

芝兰中医医院,可以说是芝兰最早的医院了,最初只是一位老中医的医馆,随着老中医的名气越来越大,医馆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了,解放后,这家医馆便成了国营医院,老中医是这家医院的第一任院长。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就连老中医的儿子,都已经化作了尘土,医院也早就面目全非,虽然还挂着中医医院的牌子,能真正靠把脉诊治的医生,却已经成了昨日黄花,在医院算是真正的冷门了,偶尔来个看中医的,一叠化验单照样会给你开出来,美其名曰:对患者负责。

刘剩娃是一名典型的农民工,家里种着三亩半地,妻子是学校的民办教师,儿子只有三岁,父母兄弟都已经分开另过,原本只是在农闲时间跟着建筑队混点儿日用零花,终究闲着也是闲着不是,不想因为读过书,心思灵巧,很快就在建筑队混出了一点儿名堂,成了一个管事,平时看看图纸,指挥指挥施工,俨然一个工程师似的,也算是建筑队的技术人员了。

这次随着建筑队到芝兰施工,没想到会成为他的噩梦,三个谁都没看在眼里的流浪汉,将他在夜市上打成重伤,等妻子谢若红从北湖省带着儿子赶来的时候,他已经在医院里面昏迷了小半个月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谢若红倾家荡产,凡是能用来换钱的,都倒了一把手,然后送给了医院,但刘剩娃的病情,却没有丝毫的改善,而谢若红和孩子,眼看着也只剩下流落街头了。

得知芝兰县委书记来看望丈夫的时候,谢若红有些不敢相信,在她都已经有些认命了的时候,老天爷却给了她这么一丝希望,所以,当陈子华带着几名县委的主要领导,在医院院长和几个上得了台面的主任医生陪同下,走进病房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幕让他终生都难以释怀的情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怀里抱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直挺挺的跪在面前。

陈子华一怔的功夫,谢若红已经一头磕在水磨石地板上,细腻得像白瓷一般的额头上,立时渗出鸡蛋大的一块血迹,便是那个两三岁的小男孩,也随着妈妈,像模像样的跪在地上磕头,这一刻,陈子华的心,宛若针扎一般,不等第二个头磕下去,他已经连忙上前一步,一把将小男孩抱在怀里,身后的陈红梅和欧阳彩妮,也机灵的抢前两步,扶起了。

站在病床前看了看昏迷不醒的病人,陈子华又瞥了一眼正在输液的吊瓶,随手将医嘱的本子摘了下来,认真的看了看。

谢若红在欧阳彩妮的搀扶下,站战巍巍的在病床边坐下,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神情有些冷肃的年轻人,这就是县委书记也太年轻了吧可看看身后围着的人群,还有见过几面的医院院长,她渐渐的也平静下来。

刘剩娃已经断药有好几天了,只是听说县委书记要来,才临时挂了吊瓶上去,只待应付完县委书记再说,让院长难堪的是,县委陈书记只是翻了翻医嘱,看了看病人的大致情形,就转过身来,将卫生局的局长叫过去,当场训斥一顿。

前世的陈子华,是真材实料的医学博士,在临床医学上,也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的,曾经是临海最大医院的脑外科主任,对于刘剩娃这样的患者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能瞒住他的,虽然离开手术台后已经再世为人,但对自己曾经熟悉的专业,还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敏锐。

卫生局局长孙选华是从卫生系统一步一步升上去,曾经在基层当过科室主任也做过医院院长,手术台更是他曾经辉煌的舞台,陈子华劈头盖脸的训斥,他低着头没有辩解半句,医院里的情形,他当然心里有数,只是没想到陈书记目光如炬,竟是不揉一粒沙子。

“孙局长,卫生局整顿了不止一次吧,嗯你们把目光都盯在什么地方了这就是你们管理的结果你来看看,都是些什么乌七八糟的人,居然就能堂而皇之的在这里给人看病把这里当什么了啊这哪里是治病救人我看是谋财害命”随手将医嘱摔在孙选华的怀里,脸沉得像霜打了似的,冷冷的目光在医生和医院的领导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还是落在孙选华脸上,“你要是不想当局长,趁早把位置腾了别一天占着茅坑不拉屎。”

谁都没有想到陈子华会发那么大的火,卫生局孙选华局长五十多岁的人了,被陈子华训孙子似的当众骂了一顿,相比起孙选华,中医院的院长医生们,却没有受到陈子华哪怕半个字的批评,只是在院长表示,要免费为刘剩娃进行后续治疗的时候,说了一句:“医院是你家开的”随后便不置可否的离去了。

随后,省中心医院的救护车通过西芝公路来到芝兰中医医院,将刘剩娃接走,张敏还派了县委办的一名秘书跟着谢若红一同赶往中心医院,并表示,患者的医疗费用,县里会设法筹措,让谢若红只管专心照顾病人和孩子。

县委会议室,陈子华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有些沉重的说道:“两件事,针对年前发生的农民工受伤事件和今天在中医院视察的情形,大家谈谈各自的看法,看如何才能杜绝这类事情在我县再次发生。”

对于下午在医院时,书记发火的情形,大家都还历历在目,虽然大部分人不明白为啥发那么大的火,也没见过陈子华发脾气,但众人都知道,陈子华这次十有八九要拿卫生系统开刀了,如今芝兰的几项大工程已经到了扫尾阶段,西芝公路已经在试运行,白云山风景区部分开放,白水河梯级水电站即将相继完工发电,新城区建设如火如荼,紧接着,就该是喧嚣已久的机构改革了。

提到机构改革,心里打着小算盘的人可就太多了,也不知道这第一刀会切在哪儿,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压缩编制,裁减人员,精简机构,这些大原则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在这场改革中莫名其妙的受损,随时都睁着一双眼睛在盯着,唯恐一不小心便被拿来当成了典型。

认真说起来,这两件事都是政府这边的责任,陈子华没有直接定调子说咋处理,已经给白文斌留了足够的面子,这时候他不说话,别人谁都不吱声,便是匆匆忙忙从芝泉老家赶来的副书记金胜利,也有些心情忐忑的坐在那里,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喝茶。

白文斌心里暗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