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官屠 > 分节阅读 85

分节阅读 85(2/2)

目录

白文斌笑答:“要是能发展成蓝山的玉液酒厂那样的企业,咱们芝兰的农户可就有福了,不过,招商的时候,一定要把优先收购本县的原材料列进去。”

杨文生摇摇头:“那样的话对投资商是不公平的,也容易为以后的长久发展埋下隐患。”

陈子华点了点头,道:“还是杨县长深思熟虑,经验丰富呐,其实,完全可以采取投资商与农户联合经营种植的方式,进行集约化种植,这个还需要认真论证一下,上面暂时没有相关的政策,咱们需要谨慎一点。”

开完书记碰头会,陈子华回到办公室,继续搜集资料,准备写两篇比较重要的论文,这是他早已计划好东西,一是作为自己研究生的论文,二来也是为了官场上的前途着想,将自己的眼光和大局观展现出来,为今后更进一步打好基础。

说起来,从他进入官场到之后的每次升迁,甚至几次官场博弈,无不跟他的论文有关,每次写出东西,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争论,这倒不是说他的政治理论水平真的就非常的高,而是占了重生的优势,这么强大的作弊器,任是谁也没有他看问题那么准确、笃定。

摊开稿纸,认真的在顶端写下“不忘阶级斗争从苏联的改革看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危害”,这是他早已准备好的题目,拥有后世无数政经学者、专家的事后分析评论,陈子华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直指核心,将国际形势、苏联政经改革的前因后果、得失要点、必然趋势,分析得一清二楚,得出的结论便是苏联的执政党必然在这次改革中轰然倒塌,政治制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篇论文对目前的国内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一边要坚持改革开放,一边还要警惕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泛滥,防范改革开放带来的泥沙俱下,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冲击,不忘阶级斗争,警惕和平演变。

陈子华很是用心的对论文进行雕凿,逐字逐句的改了又改,他明白,在事情没有爆发之前,谁都不会相信庞然大物般的苏共,会在一夜间轰然倒塌,成为历史名词,一旦这篇论文放出去,引起的争论和思想碰撞,绝对是前几篇文章不能相比的,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但是,拥有重生优势的他,又怎么可能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心里默算着那场政变爆发的日子,他在琢磨,什么时候将这篇论文拿出来合适,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距离那天还有整整一个月的工夫,认真盘算之后,决定八月初的时候,将这篇论文放在党内的参考刊物上发表。

假若放的太早,恐怕不等发生在国外的政变爆发,自己就被人碾成渣了,而放到八月初,有半个月的时间缓冲,正好可以在争论最激烈的时候爆发,肯定可以达到预期的满意效果。

冯雅君推门进来,将一叠文件放在办公桌上,这些都是等待陈子华批阅的文件,积攒了好几天了,然后再顺手把批阅过的文件整理好带走,这些原本该是秘书做的活儿,现在都是冯雅君一直在做,陈子华也听之任之。

瞥见陈子华刚刚写完的稿子,冯雅君顺手拿起来看了两眼,随即眉头一皱:“这是你刚写的怕是不好拿出手啊,会引起很多麻烦的。”

陈子华笑道:“正好,你给参谋参谋,这是我的研究生论文,过两天就要上交了,嗯,我还打算在党内刊物上发表的。”

冯雅君沉吟了一下,便放下手里的其他工作,坐在沙发上认真看了起来。

“你这篇论文写得实在不错,就是观点太激进了,尤其是对苏联的那个断语,下的太过明确了,这种事情,不引起辩论简直就不可能,光是凭着这一条,你这篇论文就会被人批得体无完肤,甚至你自己的前途,都会受到影响。”冯雅君很是担忧的看了陈子华一眼,“即便在党内刊物发表,也无异于一个原子弹。”

陈子华笑了笑,“我能这么判断,便有着足够的依据和把握,否则也不会写出来了。”

冯雅君琢磨了一下,叹了口气,“你这实在是一步险棋,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能退缩,我再帮你看看。”

陈子华暗暗点了点头,对冯雅君的性子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半个多时辰之后,冯雅君长吁了一口气,道:“子华,你最好还是把这篇东西先让韩省长过过目,给你把一下关,最低程度,让她心里有个准备。”这还是冯雅君第一次用这么亲密的口气跟陈子华说话,之前便是再亲近,哪怕肌肤相亲,她也没有如此称呼过陈子华。

点了点头,陈子华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之前一直担忧的心事,终于放了下来,目光里面满是温煦的柔情,与冯雅君相视而笑。

特别感谢地瓜蛋蛋的慷慨打赏和月票鼓励鞠躬感谢yy44同学投出宝贵的月票

第三卷 初露峥嵘 第一百零二章 芝兰卷烟厂下

临湖小区的家里,陈子华和冯雅君相对而坐,几样精致的小菜,一瓶打开的红酒,俩人轻声细语的说着话,偶尔端起杯子轻轻碰上一下,很有几分柔情蜜意的感觉。

“这么快就打算去华都”冯雅君颇有几分不舍的感觉,“你不是说,有几个同学要来芝兰玩嘛,怎么不等等他们再走”

“今时不同往日,尤其是现在这个关键时期,不能因为些许的小事而影响了时下的正事儿,”陈子华淡淡的笑了笑,“我估摸着,最多二十来天的工夫,这事儿就能看到结果,所以,正好趁着这段时间,暂时躲到学校去,也能免去不少麻烦。”

陈子华听从冯雅君的建议,果然将论文拿去让韩冰尘给把了把关,结果韩省长只字未动,让他去华都的时候,拿一份交给李援朝,就没有多说什么了,显然,在这种问题上,韩冰尘并不想过多的干涉陈子华,也不愿意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而是让他自由发挥。

但韩冰尘想不到的是,陈子华会把这篇文章发表出去,虽然只是发在党内刊物上,但造成的影响却毫无二致,立时就在很大的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暂时躲起来”冯雅君轻笑了一声,“也是个不错的法子,但是,烟厂的事儿怎么办不会就暂时这么扔下吧,你去华都一躲就是一个月,县里的工作可不等人呐。”

“没你说的那么严重,”陈子华端起杯子泯了一口酒,然后从茶几下面拿出一支雪茄点燃,深深的吸了一口,“包括正在进行的各项工程,我最多就是把握个大方向,具体工作还是要下面的人去做,有你和常委的几个精兵强将在,出不了问题。”

“现在常委们配合起来,甚至比蓝山的时候还要默契,杨县长和红梅部长、文斌书记都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