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话刺百花(1/2)
朱雀街的晨雾还没散尽时,济世医馆后院的药圃已泛着潮润的绿意。洛风蹲在篱笆边,指尖拂过一株带刺的藤蔓,粗布短褂的前襟沾了点露水,鬓角那支刻着艾叶的木簪被雾气得润亮。他抬头时,见儿子洛羽正捧着《本草汇言》往这边跑,蓝布长衫的下摆扫过石板路,带起细碎的水珠——那是秦慕伊上个月刚给缝的,袖口绣的药菊沾了点泥,却半点不碍少年人眼里的亮。
“爹!您昨儿说的刺百花,是不是就是《异草录》里画的‘铁线缠’?”洛羽把书摊在石桌上,指腹点着插图里缠绕的藤蔓,“图上画的带刺,可没写清楚究竟长在啥地方。”
“那书漏了最要紧的一节。”洛风伸手摘了片带露的紫苏叶,擦了擦指尖的泥,“刺百花得长在向阳的碎石坡上,周围得有野蔷薇围着——它俩是伴生的,蔷薇的根能固住碎石,刺百花的藤蔓就顺着蔷薇茎往上缠,像俩要好的伙计。”他往药圃角落指了指,那里堆着几筐刚从城外采来的碎石,“你看那石头缝里的土,得是掺了砂砾的黄褐土,雨天能渗水能排涝,旱天又能锁点潮气,这草精贵着呢,涝了烂根,旱了焦叶。”
竹帘“哗啦”一响,秦慕伊端着个青釉盆走出来,素布裙的裙摆沾了点药汁,鬓边银梅花簪的珍珠在雾里晃。她把盆放在石桌上,里面泡着几枝带刺的藤蔓,叶片上的露珠还没干。“刚从后山采的鲜货,你们父子俩正好细看。”她用银簪挑着藤蔓尖儿,“你爹没说全,这草最喜春秋的柔光,夏天得有野枸杞的枝叶挡着正午的日头,不然叶片会起焦斑。”
洛羽凑近了看,只见藤蔓约莫手指粗,青绿色的茎上每隔半寸就有对弯钩刺,像极了小兽的獠牙,却泛着温润的光。“这刺看着凶,摸着倒不扎手?”他指尖轻轻碰了碰,刺尖竟是微圆的。
“这就是它的性子。”洛风捻起片叶子,叶片是卵形的,边缘带着细锯齿,叶背泛着淡紫,“你看叶梗基部,有俩小托叶,像对小翅膀,这是辨别的要紧处。最特别的是茎皮,掐开一点,里头是乳白色的髓心,像泡了水的棉絮,那髓心才是宝。”他用指甲刮了点茎皮上的白霜,“这层霜是‘蜡质层’,能锁住水分,所以它在碎石坡上也能活。”
“娘,您上次说这草能治‘气串筋’,是不是因为里头有啥特别的成分?”洛羽突然想起前几日西巷张婆婆的病,老人总说胳膊筋疼,像有小虫子在钻。
秦慕伊正用银簪挑开藤蔓的茎,闻言笑了:“你这孩子倒会追问。这草里藏着三样好东西——‘刺百花苷’能通筋络,‘黄酮类化合物’能散瘀,最难得的是‘生物碱’,能止那钻心的疼。”她指着茎里的髓心,“这髓心含的生物碱最多,去年你张婆婆的病,就是靠它好的。”
“我记得张婆婆!”旁边翻晒药材的伙计阿竹直起身,粗布褂子上沾了些甘草屑,“她那会儿疼得整夜睡不着,胳膊肿得像发面馒头,贴了多少膏药都没用。”
“可不是么。”洛风往灶房添了把松柴,火光明明灭灭映着他鬓角的霜色,“那天她被儿媳妇扶来,胳膊抬都抬不起来,脉摸着沉涩,舌底的青筋都鼓着——这是瘀血堵了筋络,光止疼不行,得通瘀还得补点气血。”他转身从药柜里取了个陶罐,倒出些晒干的刺百花髓心,“我当时用这髓心三钱,加了当归二钱、川芎一钱,还有些红花,用米酒泡了三日,再上锅蒸半个时辰,滤出药汁给她擦胳膊。”
秦慕伊正用石臼捣着鲜藤蔓,闻言补充道:“光外擦不够。她年纪大了,气血虚,我还让她每日用刺百花的嫩叶煎水喝,加了点红枣和桂圆,又甜又补气血。”她捣药的动作轻,石臼里的汁液泛着淡绿,“头回擦药时,张婆婆疼得直攥床单,我用银簪蘸着药汁,顺着她胳膊的筋络慢慢推,推到第三日,她就能自己抬胳膊梳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