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罗马的黄昏(1/2)
当贵霜、安息,尽皆匍匐于大汉脚下之后,屹立于这个世界上的几大帝国,便只剩下了一个极西之地的大秦,也就是罗马。
这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此刻正沐浴在一片血色残阳中。
此时罗马,正处于五贤帝结束后的动荡时期。
新任罗马皇帝康茂德,为人残暴贪婪,不仅使用暴力清洗了大量旧贵族元老,还放任手下近卫卖官鬻爵,使得罗马上下贪腐横生、百姓身处水深火热,更有北部的日耳曼蛮族虎视眈眈。
依照原本的历史轨迹,罗马与大汉这一西一东两大帝国,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段陷入了混乱与分裂当中。
然而,王潜的到来,却意外的使大汉从原本的历史轨迹当中挣脱了出来,罗马则依旧沿着原本的轨迹,朝着崩溃的方向疾驰狂涌。
安息帝国的崩溃,虽然也引起了康茂德的关注,但他更多的关注点,还是放在了安息覆灭之后,源源不断进入罗马的珍贵丝绸、瓷器、玻璃等奢侈品。
他从来不觉得,那些距离罗马数万里之遥的东方帝国,会真的对罗马产生威胁。
因此,当大汉朝廷派出的使者,第一次踏上罗马的土地时,看到的不是传说中“永恒之城”的辉煌,而是一个贪腐横生、内部矛盾尖锐、外部虎视眈眈的腐朽帝国。
罗马,已然步入了黄昏时期。
建宁二十四年,洛阳。
王潜站在新落成的“观星台”上,抬眼凝视着一卷由海外商队辗转带回的地图。
上面轻易地勾勒出了罗马帝国的疆域轮廓。
从不列颠的迷雾森林,到埃及的尼罗河畔,从叙利亚的沙漠绿洲,到多瑙河的冰封河岸。
刘宏站在王潜身后,此时的他,已是年近四旬的成熟帝王,眉宇间褪去了青年时的青涩,多了几分帝王的威严。
但尽管如此,刘宏看向王潜的目光,依旧带着过去的那种尊敬与亲近。
“陛下请看。”
王潜用手指点在地图中央,“此时的罗马,看似强壮,实则已是外强中干。
其西境莱茵河、多瑙河防线,屡遭日耳曼蛮族冲击,已然摇摇欲坠;
东部与萨珊波斯初兴缠斗百年,精锐几乎耗竭;死内部军阀割据,埃及、高卢、不列颠等皆有自立之心。
此乃天赐良机,我大汉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刘宏凝视着地图,“师父此言有理,但据情报来看,日耳曼诸部如散沙,波斯萨珊羽翼未丰,罗马行省总督虽各怀异心,但却心有顾忌。
想要让他们为我所用,怕是少不得费一番心思!”
“陛下无需担忧。”
王潜微微一笑,转身取出五份卷轴:“我这里已备有三策,或许可行。
其一,以钱粮金帛诱日耳曼,持续南下,以同时消耗双方实力。
其二,以贵霜、安息之雇佣兵,暗助助萨珊西进;
其三,以教义乱其民,使太平教至罗马布道,广收信徒,并暗中行举兵之事……”
“好啊,好,师父此三策甚妙!”
刘宏当即连连叫好,毫不犹豫的便同意了王潜所定的三条策略。
……
莱茵河上游的森林里,条顿部落的首领阿米尼乌斯盯着眼前的大汉使者。
在使者身后,是五十名全副武装的“西园新军”士兵,他们的铠甲在林间斑驳的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手中的环首刀和改良弩机让见惯了罗马短剑的蛮族战士暗自心惊。
“这是五百匹丝绸,两千斤茶叶,还有十架“连弩车”的图纸。”
使者操着半生不熟的拉丁语,用一根玉杖指向身后的车队,“大汉天子说,只要你们能在明年开春前,突破罗马人的利珀河防线,这些,还有更多的铁器,都是你们的。”
阿米尼乌斯望着那些堪比黄金的丝绸,忍不住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不说这些丝绸是他们部落贵族最喜爱的奢侈品,就说他们与罗马之间的仇怨,就不会停止南下的劫掠。
如今,大汉愿意拿出丝绸以及利器来资助他们,更是顺了他们的心思。
“请转告尊贵大汉皇帝,”阿米尼乌斯拍着胸脯,“我条顿人的斧头,一定会为大汉劈开罗马人的胸膛。”
使者笑着点了点头:“这一点我们还是相信的,希望今后能够一直合作!”
“哈哈,没问题!”
……
与此同时,波斯高原的埃克巴坦那,萨珊王朝的建立者阿尔达希尔一世正接待另一队大汉使者。
这一队使者带来的不是丝绸茶叶,而是一份疆域地图,和一些武器甲胄。
“罗马人占据着叙利亚的肥沃土地,掠夺着两河流域的财富,如此贪婪,可谓是人神共愤。”
大汉的使者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份绘制精美的叙利亚地图铺在案上,“陛下若愿出兵,我大汉可提供三千具改良强弩,并承诺永不干涉波斯对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
阿尔达希尔一世抚摸着自己的王冠,看着眼前的地图,眼中闪烁着难以掩盖的野心。
他刚刚清除提亚王朝的残余力量,正需要一场胜利巩固统治,而罗马的东部行省,正是最好的猎物。
“请转告大汉的皇帝陛下,我波斯的骑兵,会踏平安条克。”
……
罗马帝国的心脏,罗马城,此刻正被一股绝望的气息所笼罩。
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在贫民窟和军营当中肆虐着,死者可谓是不计其数。
北部的蛮族开始调集军队,随时威胁着北方的防线。
就在康茂德因为内忧外患而头疼的时候,一个更致命的武器已悄然潜入罗马的大街小巷。
在亚历山大港的贫民窟,一位身着麻布道袍的太平道道士正在分发草药。
在道士身边的木牌上,还写着一行生硬的希腊文:“敬天爱人,积善消灾”。
一群面黄肌瘦的民众围在他身边,听他讲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的道理,以及“只要信奉太平,便可摆脱苦难”的许诺。
这些道士,便是王潜精心安排过来的“软刀子”。
这些道士,跟随前往罗马的商队,以行医、传教为名,在罗马帝国境内传播经过改良的教义。
他们不谈“苍天已死”,只讲“善恶有报”;不煽动叛乱,只描绘“太平盛世”的蓝图,一个没有瘟疫、没有饥饿、人人平等的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