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带着仓库回七零,全家吃肉奔小康!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帝国的基石与新的饥饿

第二百五十九章 帝国的基石与新的饥饿(2/2)

目录

他要的,是用一种全新的、划时代的产品形态,去碾压这个时代所有的对手。

他要的不是竞争,是屠杀。

然而,就在这雄心万丈的时刻,一个更基础,也更致命的问题,如同冰冷的潮水,悄然涌来。

设备即将到位,核心技术在手,但支撑起这一切的血肉——原料,却出现了巨大的瓶颈。

方便面是典型的薄利多销的快速消费品,对成本的控制,严苛到了极致。他需要海量的、优质且廉价的面粉和食用油。

他派阿彪带人,对整个浙省的粮油市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摸底。

结果,令人心寒。

浙省自古是鱼米之乡,却并非产粮大省,尤其不产小麦。

省内的面粉,大多是从北方调运而来,不仅价格居高不下,而且品质参差不齐。

如果完全依赖本地供应,他那看似致命的酱包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将瞬间压垮整个产品线,让他那宏伟战略,变成一个笑话。

更糟糕的是,阿彪带回了一个让人不安的消息。

“大哥,最近省粮油公司那边,好像换了个厉害角色。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正在市场上大肆囤积货源,搞得最近面粉和油的价格一天一个样。我找人打听了一下,都说背后有北方资本的影子。”

看不见的对手,已经悄然入场。

这突如其来的变数,给陈敢的计划,增添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办公室里,陈敢久久地凝视着墙上那张巨大的浙省地图,眉头紧锁。

许久,他缓缓地将目光从浙省的版图上移开,投向了旁边那张更为巨大的全国地图。

他的手指,越过长江,越过淮河,最终,重重地落在了那片被誉为中国粮仓的广袤土地上。

中原。

“大哥,去中原采购?那……那运输成本……”

阿彪看着地图,脸上写满了担忧。

从金华到中原,千里迢迢,光是路上的运费,就足以让任何利润都变得微不足道。

面对手下人的担忧,陈敢的嘴角,却逸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

他真正的底牌,从来不是重生带来的信息优势,而是那份无法用这个时代的常理去解释的,逆天的运输能力。

他就是要用最低的成本,跨越千里,拿到全中国最好、最便宜的原料。

在出发去中原之前,陈敢做出了一个更重要的决定。

酱料的生产,绝不能放在兄弟食品厂内。

这个决定了他帝国生死的终极核心机密,必须被独立出来,建立一个比兰县三号车间保密级别更高,与世隔绝的黑色工厂。

这个工厂,将只属于他一个人。

就在他脑中飞速规划着如何建立这个秘密基地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阿彪去而复返,神色古怪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刚刚发行的《金华晚报》。

“大哥,你看这个。”

陈敢接过报纸,目光落在了社会新闻版的一个小角落里。

那里,刊登着一则短讯:

“本市周国平同志,锐意改革,勇于开拓,成功盘活大量积压库存,将金华服装远销全省各地,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经研究决定,授予其‘优秀青年企业家’荣誉称号……”

短讯旁边,配了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周国平穿着一身崭新的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正与一位从省城下来视察的领导亲切握手。

他脸上的笑容,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君临浙省,开创商业帝国的辉煌未来。

陈敢看着照片上那张春风得意的脸,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波澜。

他只是缓缓地,露出了一丝微笑。

那笑容,像一只即将亮出獠牙的狐狸,冰冷,而又充满了期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