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带着仓库回七零,全家吃肉奔小康!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好大一出戏

第二百三十二章 好大一出戏(1/2)

目录

周国平坐在前往义乌的吉普车里,手里捏着那份金华百货大楼的报告,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他不信。

一个字都不信。

什么“盘活库存”,什么“惠民工程”,在他看来,全是欲盖弥彰的把戏。

只要顺着线索挖到义乌的源头,他有信心,能把那个叫“兄弟实业”的团伙,连根拔起。

车子没有丝毫停留,直接开进了义乌国营袜厂。

迎接他们的,是厂长马卫国。

周国平预想中,会看到一个惊慌失措、准备推卸责任的小厂长。

可眼前的马卫国,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挂着热情又淳朴的笑容,身后还跟着厂里的一众领导班子。

“欢迎省公司的领导下来视察工作!”马卫国声音洪亮,主动伸出手。

周国平跟他握了一下,直接开门见山。

“马厂长,我们是为了一批尼龙袜的事情来的。”

“哎呀!您说的是那批残次品吧?”

马卫国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的表情不是心虚,反倒是激动万分。

“周总,您是不知道啊,我们厂积压了多少年的残次品,堆在仓库里占地方不说,还天天折旧损耗,我们心疼啊!”

他转身从办公室里捧出一份厚厚的材料,直接递到周国平面前。

“这是我们厂关于‘创新思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专题报告!我们也是响应号召,不想让国家财产白白浪费掉!正好金华的兄弟实业找上门,愿意承担所有风险,帮我们处理这批袜子,这才有了这次合作!”

周国平翻开报告,里面的措辞、格式,比他写的还要标准。

“为国家挽回巨大经济损失”、“探索国营与民营合作新模式”、“将废品变为惠民产品”,一个个大标题,看得他眼皮直跳。

厂里的书记也凑了上来,满脸红光地补充。

“周总,卫国同志这次可是立了大功!我们厂党委已经决定,要给他记一次集体二等功,还要在全厂范围内,学习他这种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精神!”

调查组的人面面相觑。

这剧本,跟他们来时预想的,完全是两个方向。

周国平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压着火气,又问了几个关于交易细节的问题,马卫国对答如流,拿出的单据、发票,每一张都清清楚楚,严丝合缝。

从袜厂出来,调查组一行人直奔义乌的工商局。

周国平心里还存着最后一丝希望。货源没问题,那公司本身呢?一个能拿出这么多钱吃下这批货的公司,不可能一点问题没有。

工商局的档案室里,工作人员很快就调出了“兄弟实业”的注册资料。

当周国平看到那份档案时,他彻底愣住了。

法人代表:陈敢。

注册资金:五十万人民币。

五十万!

在这个万元户都算得上新闻的年代,五十万的注册资金,是什么概念?

公安的同志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配枪。

这已经不是他们能随便动的级别了。

所有的证据,所有的线索,最终都汇集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完美得让人无懈可击的闭环。

这是一家资金雄厚、手续齐全、响应国家号召、盘活国有资产、服务人民群众的模范企业。

所谓的“投机倒把”,所谓的“扰乱市场”,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

调查组的结论,以一份红头文件的形式,很快送回了省城。

报告里,不仅洗清了“兄弟实业”的所有嫌疑,还反过来,将金华百货大楼和义乌袜厂的这次合作,树立成了一个“国营帮扶民营,民营反哺社会”的正面典型,建议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宣传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