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第488章 平定南越,风云渐息

第488章 平定南越,风云渐息(1/2)

目录

在成功剿灭山匪后,楚国军队迅速清理战场,整顿队伍,加强了对补给线的巡逻与防护。白起深知,补给线是军队的生命线,绝不能再出现任何闪失。他增派了更多的兵力,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立哨卡,严密监视周边动静,确保补给线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楚国大军继续向南越国腹地推进。南越国国君眼见局势愈发危急,国内兵力已所剩无几,民心离散,深知败局已定。但他仍不甘心就此投降,决定孤注一掷,集结最后的力量,在南越国都城下与楚国军队进行最后的决战。

“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战场上,绝不能让楚国轻易拿下南越国!” 南越国国君身着战甲,站在都城城楼之上,望着城外逐渐逼近的楚国大军,眼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

楚国军队很快抵达南越国都城之下,白起观察着都城的防御工事,发现南越国虽已穷途末路,但都城城墙高大坚固,若强行攻城,势必会造成重大伤亡。他决定先采取围困策略,切断都城与外界的联系,待城中粮草耗尽,不战而屈人之兵。

“传我命令,全军就地扎营,围困都城。加强巡逻,防止南越国突围。同时,派人四处张贴告示,告知南越国百姓,楚国只为惩处不义之君,无意伤害百姓,劝他们不要做无谓的抵抗。” 白起有条不紊地部署着。

楚国士兵迅速行动,在都城四周扎下营寨,形成了一道严密的包围圈。告示也在南越国各地张贴开来,百姓们看到告示后,心中对楚国的敌意逐渐消散。他们深知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是南越国国君,而楚国军队一直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楚国军队似乎与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也许投降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我们百姓也能少受些苦。” 一位南越国百姓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城内的粮草逐渐减少,百姓们开始为生计担忧。一些明智的大臣意识到继续抵抗下去毫无意义,纷纷劝说南越国国君投降。

“大王,如今大势已去,继续抵抗只会让更多的百姓送命。为了南越国的百姓,还是投降吧。” 一位大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南越国国君却愤怒地将大臣推倒在地:“你们这群懦夫!我绝不会投降,就算战至最后一人,我也要与楚国拼到底!”

然而,南越国国君的固执并没有改变局势。都城内的情况愈发艰难,百姓们为了生存,开始出现骚乱。一些百姓甚至打开城门,迎接楚国军队入城。

楚国军队见城门大开,迅速涌入都城。南越国军队早已无心恋战,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南越国国君见大势已去,绝望地抽出佩剑,想要自刎。

就在这时,白起率军赶到,一把夺过南越国国君手中的佩剑:“你罪有应得,但本将军不会让你就这样轻易死去,你要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白起将南越国国君生擒,楚国军队顺利占领了南越国都城,宣告南越国正式灭亡。

楚尘得知白起成功平定南越国的消息后,十分欣慰。他下令厚待南越国百姓,减免当地赋税,帮助南越国恢复生产。同时,楚国派遣官员治理南越国旧地,将其纳入楚国版图,设立郡县,推行楚国的法令和文化。

“南越国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我们要让他们尽快过上安稳的生活。” 楚尘对大臣们说道。

楚国在南越国旧地大力发展农业,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开垦荒地,修建水利工程。曾经因战乱而荒芜的土地,逐渐恢复了生机,种上了各种农作物。

在商业方面,楚国开放边境贸易,鼓励南越国百姓与其他地区进行商业往来。南越国丰富的特产,如香料、珍珠等,通过楚国的贸易网络,远销各国,为南越国带来了经济繁荣。

“楚国的政策真是好啊,我们现在能安心做生意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一位南越国商人说道。

在文化上,楚国在南越国旧地修建学校,传播楚国的文化和礼仪。南越国的百姓逐渐接受了楚国的文化,与楚国其他地区的百姓融合在一起。

“楚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这里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一位南越国的学子说道。

随着楚国对南越国旧地的治理逐渐走上正轨,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楚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国力也得到了增强。

在楚国平定南越国的同时,天下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有了更深的认识。楚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国纷纷遣使来贺,表达对楚国的敬意和友好。

“楚国平定南越国,实乃天下之幸。楚国的仁义之举,令人敬佩。我国愿与楚国结为长久的盟友,共同维护天下和平。” 一位中原国家的使者说道。

“楚国的实力和威望让我们西域各国深感钦佩。我们希望能与楚国加强贸易和文化交流,共同发展。” 一位西域国家的使者也说道。

楚国在与各国的交往中,秉持着和平、友好、互利的原则,积极与各国建立良好的关系。楚国与各国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和友好条约,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然而,在一片和平友好的氛围中,仍有一些暗流涌动。在遥远的北方,有一个名为北狄的游牧部落,一直对楚国的繁荣富庶垂涎欲滴。北狄部落首领看到楚国刚刚平定南越国,认为楚国此时兵力分散,国内需要休整,是一个进攻楚国的好机会。

“楚国刚刚经历战争,元气尚未恢复。我们趁此时机南下,定能掠夺大量的财富和土地。” 北狄部落首领在部落会议上说道。

一些部落长老对此表示担忧:“楚国实力强大,我们贸然进攻,恐怕会引火烧身。而且楚国与周边各国关系良好,若我们进攻楚国,可能会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

但北狄部落首领野心勃勃,不听劝告。他集结了部落中的精锐骑兵,准备南下进攻楚国。

楚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情报收集工作,其情报网络遍布天下。在北狄部落蠢蠢欲动之时,楚国的情报人员就察觉到了异常。一封加急密信被送到了楚尘的案前,信中详细报告了北狄部落的集结情况和可能的进攻意图。

楚尘看完密信后,脸色凝重。他立刻召集白起、范雎等大臣商议对策。白起率先说道:“国君,北狄部落竟敢觊觎楚国,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臣愿率大军北上,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楚国的厉害。”

范雎则沉思片刻后说道:“北狄部落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且熟悉北方草原地形。我们若贸然出兵,恐陷入他们的游击战术。不如先加强北方边境的防御,修筑工事,储备粮草,同时派遣斥候密切监视他们的动向。待他们进攻时,我们以逸待劳,再给予沉重打击。”

楚尘权衡利弊后,采纳了范雎的建议:“范先生所言有理。白起,你即刻前往北方边境,负责加强防御。挑选精锐之师,修筑坚固工事,务必确保边境安全。同时,多派斥候,随时掌握北狄部落的一举一动。”

白起领命后,火速赶往北方边境。他到达边境后,立刻视察地形,制定防御计划。白起选择了几处战略要地,下令士兵们修筑高大的城墙和防御工事,挖掘壕沟,设置拒马、鹿角等障碍物。同时,在边境沿线设立了多个烽火台,确保能够及时传递军情。

“我们要把这里建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让北狄部落有来无回。” 白起对士兵们说道。

士兵们在白起的带领下,日夜奋战。他们搬运石块、砍伐树木,不辞辛劳地修筑工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北方边境的防御体系逐渐完善。

与此同时,楚国的斥候们在草原上四处侦查,密切监视着北狄部落的动向。他们如鬼魅般穿梭在草原上,将北狄部落的一举一动及时报告给白起。

北狄部落首领得知楚国加强了北方边境的防御,心中有些忌惮。但他的野心让他不愿放弃这次机会。“楚国虽然有所防备,但我们北狄勇士不畏艰险。只要我们出其不意,定能突破他们的防线。” 北狄部落首领对部落勇士们说道。

于是,北狄部落首领率领着精锐骑兵,悄悄地向楚国北方边境逼近。他们选择了一条偏僻的小路,企图绕过楚国的斥候,给楚国一个突然袭击。

然而,楚国的斥候十分警觉。在北狄部落骑兵接近边境时,一名斥候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斥候立刻点燃烽火台,向白起报告了北狄部落的来袭。

白起得知消息后,迅速做出部署。他命令士兵们进入防御阵地,准备迎敌。同时,派使者前往周边各国,通报北狄部落来袭的情况,请求各国支援。

“北狄部落来袭,楚国边境告急。希望各国能遵守盟约,出兵相助。” 楚国使者对各国国君说道。

各国国君得知北狄部落竟敢进攻楚国,纷纷表示愿意出兵支援。他们深知,楚国若被北狄部落击败,各国都将面临威胁。

“楚国是我们的盟友,北狄部落的行为破坏了地区的和平。我们愿意出兵,与楚国共同抵御北狄。” 一位中原国家的国君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