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李家老宅(2/2)
几人踏入内院,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规整与对称之美。正房坐北朝南,高大宽敞,是整个四合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家主李学谦居住的地方。正房的门窗均为木质,窗棂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寓意吉祥的“卍”字纹、象征富贵的牡丹纹、寓意团圆的盘长纹等,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光影斑驳,如梦如幻。屋内陈设古朴典雅。一张雕花的木质床榻靠墙摆放,床上铺着素雅的床单被罩,床帏上绣着花鸟鱼虫,针法细腻,色彩鲜艳。床榻前,是一张木质书桌,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这里是李学谦平常在此挥毫泼墨之处。书桌旁,是一个古旧的书架,摆满了线装书籍,散发着淡淡的书香气息。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八仙桌和几把太师椅,桌椅的木质纹理清晰可见,漆面虽已有些剥落,但仍能感受到其厚重的质感。这里是家人团聚和家族商议大事的地方,承载着家族发展的记忆。今天李学谦在这里接待谢微父女和唐小玲,也算是家人团聚了。谢妃见到谢微来李家老宅,全程拍视频给远在海陵的李沐然看,李沐然也开心的回她一个拥抱。
正房的东西两侧,分别是东西厢房,它们相对而立,建筑风格与正房相呼应,但规模略小。东厢房本来是给李锋住的,现在变成客房了。东厢房的布置简洁而不失温馨,屋内摆放着一张木床、一个衣柜和一张梳妆台。衣柜上雕刻着简单的几何图案,实用而美观。梳妆台上摆放着一些胭脂水粉和铜镜,铜镜光泽透亮,但依旧看出岁月的痕迹。西厢房是李沐然小时候住的地方,现在谢妃经常住这里了。西厢房的布置则更为精致,充满了少女的气息,粉色的床帏、绣着鸳鸯的枕头,以及窗边摆放的几盆兰花,都为房间增添了几分温婉与雅致。墙壁上挂着几幅仕女图,画中女子身姿婀娜,眉眼含情,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内院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抄手游廊,连接着正房与东西厢房。游廊的顶部是青瓦覆盖,廊柱朱红,廊下的栏杆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漫步在游廊上,既能遮风挡雨,又能欣赏到院内的美景。游廊的墙壁上,镶嵌着一些什锦窗,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扇形、八角形等。透过什锦窗,可以看到院子里不同角度的景色,或花草树木,或假山鱼池,犹如一幅幅天然的画卷,移步换景,妙趣横生。
内院的中央,是一个宽敞的天井。天井地面同样由青砖铺就,中间设有一个方形的石板平台,周围环绕着排水的沟渠。天井是四合院的“气眼”,它不仅承担着采光、通风的功能,更是一家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在晴朗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这里,聊天谈心,共享天伦之乐。天井中摆放着一些盆景和花卉,盆景造型奇特,有的如苍松屹立,有的似怪石嶙峋,充满了艺术气息。花卉种类繁多,四季皆有花开,春天的海棠娇艳欲滴,夏天的茉莉清香扑鼻,秋天的菊花傲霜绽放,冬天的腊梅暗香浮动,为四合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沿着内院的西侧游廊向北走,便来到了后院。后院相对较为安静,是四合院的附属空间,一般用作厨房、储物间或工人居住的地方。厨房内,灶台、水缸、橱柜等一应俱全。灶台是用青砖砌成,上面摆放着一口大铁锅,旁边还设有风箱。储物间里存放着一些农具、杂物和旧家具,它们见证了四合院的兴衰变迁,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工人居住的房间面积较小,陈设也较为简单,只有一张木床和一个简陋的衣柜,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后院的东北角,有一座小小的角门,门外是一条幽静的小巷。角门虽小,却别有一番韵味。门上的铜环在岁月的打磨下,泛着古朴的光泽。走进小巷,仿佛穿越回了旧时光。小巷两侧是高高的院墙,墙头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偶尔还能看到几朵不知名的小花探出头来,为这条古老的小巷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这座李氏古宅,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每一块青砖、每一片青瓦、每一处雕刻,都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