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田丰含冤陨狱中(2/2)
田丰却苦笑着摇了摇头,长叹一声说:“我死定喽!”狱吏听了,一脸的不明白,挠了挠头问道:“大家都为您高兴,您怎么说自己要死呢?”田丰无奈地解释道:“袁将军这人,表面上看起来挺宽厚大度,可实际上心胸狭隘得很,根本容不下人。要是打了胜仗,心情好的时候,说不定还能赦免我。可现在打了败仗,他觉得颜面尽失,我哪还能指望活下去啊。”狱吏一开始还不信,觉得田丰是想多了。
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人拿着明晃晃的剑气势汹汹地来了,要取田丰的脑袋。狱吏这才慌了神,赶忙准备了酒食给田丰。田丰倒是镇定自若,平静地说:“我早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就借你这快刀一用吧。”狱吏们看着田丰,心中不忍,一个个都流下了同情的眼泪。田丰长叹一声:“大丈夫活在这天地之间,要是认不清自己的主公就去辅佐他,那是没脑子。明知有嫌疑还去进谏,那是不明白事理。今天死就死吧,又有什么可惜的!”说完,就在狱中毅然自杀了。
后人有感于田丰的忠义和才能,有诗赞叹道:“巨鹿田元皓,天姿迈等伦。周朝齐八士,殷室配三仁。直谏干袁绍,忠心救兆民。堪嗟牢内死,黄土盖麒麟。”
又有诗感叹袁绍的刚愎自用:“昨朝沮授军中失,今日田丰狱内亡。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
孙盛也评论说:“瞧瞧田丰、沮授的谋略,就算是张良、陈平在世,恐怕也比不上啊!所以说,当君主的,要会识别人才,懂得用人之道;当臣子的,得看准了君主再效力,可不能盲目跟从。君主若是重用忠良,那霸业就能兴盛;臣子要是辅佐了昏君,那灭亡的灾祸可就不远了。这存亡荣辱,往往就是这么个道理。
田丰明知袁绍要失败,失败了自己肯定性命不保,可他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尽忠进谏。那些有志之士为了自己的事业,根本不会考虑自身安危。再说了,诸侯的臣子,从道义上来说是可以选择去留的。更何况田丰和袁绍又不是那种绝对忠诚的君臣关系。《诗经》里说:‘逝将去汝,适彼乐士。’意思就是离开混乱的国家,去投奔有道的君主,这才是明智之举啊。”
田丰死在狱中,知道这事的人无不感到惋惜,为他痛哭流涕。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田丰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他智谋超群,对局势洞若观火,却因袁绍的刚愎自用、心胸狭隘,不仅壮志难酬,还冤死狱中。在狱中,他早已预见自己的结局,这份清醒更添悲壮。
他的死,是个人理想的破灭,也是贤才遇主不淑的缩影,更折射出权力旋涡中正直之士的无奈与悲哀,让后人在回望这段历史时,无不为之动容,也为那蒙尘的智慧与赤诚感到无尽的惋惜。
欲知后事如何演义,且看下章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