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夜不能寐(2/2)
多尔衮披着一件厚重的熊皮大氅,在营中缓缓巡视。他看到的,是一双双血丝密布,却依旧在黑暗中灼灼发亮的眼睛。尽管疲惫、饥饿、负伤,但这支军队骨子里的骄傲和凶悍仍在。他知道,这就是他最后的倚仗。
他驻足在一堆篝火旁,对着围坐的巴牙喇沉声道:“明日,就是决死之日。忘了逃跑,忘了饥饿,忘了寒冷。记住你们是谁!记住我们在辽东如何痛击明军,记住我们如何饮马黄河!我们要让南朝的皇帝看看,这里倒下的,是大清的巴图鲁,而不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这句话在压抑的营内迅速流传开来,带着一种绝望而悲壮的力量。没有人再谈论逃跑,也没有人卸下身上残破的盔甲。战马被集中拴在壕沟后方,披上了仅有的残破护甲,一如它们即将共赴死地的主人。
深沉的夜色笼罩着对峙的两军,相隔不足十里的营火在黑暗中互相凝视,一如两位绝世剑客在决战前夜,用目光进行着无声的交锋。风声中,混杂着远处明军营地里偶尔传来的喊杀与号角,像是在为明日那场注定血流成河的大战,提前奏响了序曲。
朱由检在他的帅帐内,面对着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地图上,代表敌军的那个小小的红色标记,已经被代表着明军的蓝色箭头团团围住。他的目光冷冽如冰:“他们已是强弩之末,再无退路。此战,既是复仇之战,也是立国之战。此战必死,正好一次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帐下诸将,无论是孙传庭、卢向升这样的宿将,还是新晋的青年将领,无不拱手应诺,眼中燃烧着同样炽烈的火焰。帐内只剩下火烛轻跳的“噼啪”声,与每个人胸中那团压抑不住的烈焰。
而在另一边,多尔衮走出了自己的营帐,独自一人站立在寒风中。他仰望着那片被明军营火映亮的、没有月亮的夜空,似乎试图在那无尽的黑暗中,寻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但他自己也明白,那条路,早在他踏入山海关的那一刻,就已经断了。
黎明一到,迎接他们的,只有血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