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被权重杀掉的人(2/2)
“你只要怀疑,就已经死了。”
**
我问主管:“他现在在哪?”
主管耸耸肩:“清除组的事我不管,但通常会送去‘通配封存通道’——就是你们废料区通风口背后的那条线。”
“有时系统不记他们的名字,就只写:‘数据代谢完成’。”
我喉头一阵干涩。
数据代谢完成。
多好听的词。
比“死亡”文雅,比“杀人”清白,比“事故”省事。
**
我偷偷绕过后勤楼,从废料区后门溜进去。
夜里,封存通道灯光昏黄,几名工人穿着一次性白色防护服,在搬运一个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塑胶袋。
我看到袋子一角,有一块布,微微裂开。
露出一个人的手。
指甲干瘪,骨节发紫。
我差点没站稳。
我知道那只手,是黄志高的。
**
我没敢靠近。
也没能靠近。
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
这座系统不是让你“活得更好”。
它是一个不断自我调整的、以“稳定”为绝对目标的吞噬机器。
你不是越合格就越安全。
你只是越像标准,就越容易“被替代”。
**
我在通道尽头蹲下来,点开我自己那张“边缘特例图”。
我看到自己的名字
“已触发多重关联评估”
“行为异常自觉性=37%(临界值)”
“警示等级:低压观察”
我苦笑。
我什么都没做。
但我知道,我“想得太多”。
这在系统眼里,已经是“变异”。
**
回到宿舍后,我在手册里写下了一句话:
“S-F016,黄志高,被系统定义为‘稳定至死’。”
“不是人杀了他,是算法不再需要他。”
我不知道这本手册还能留多久。
但我写下的每一个名字,我都记着。
他们不是数据残骸。
他们是人。
是我见过、和我说过话、和我一起熬过班、吃过一碗饭的人。
他们死了。
可我还活着。
所以,我还得写下去。
**
第二天早上,组里没人提黄志高的名字。
他的终端被快速覆盖,编号栏刷新成了“空”。
好像他从来没在这出现过。
我忽然想起一句老话:
“你死得不干净,不是因为血流得不够。”
“是因为没人,记得你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