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凡心入局 > 第140章 不配拥有真名

第140章 不配拥有真名(1/2)

目录

他们不直接抹去我们的名字,而是让我们不配拥有。

那天早上,阿妹一脸凝重地推开门,把一沓纸摔在我桌上。是户政申请材料,全被红色戳章标记:“档案不可核实,身份存疑,申请拒批。”

“这是第七例。”她说,“七个编号者,都是你训练的新人,试图通过正规途径申请户口,全部失败。”

我拿起其中一份申请表,眼角微跳。

“理由写得很好听。”我冷笑,“什么叫‘档案不可核实’?档案是谁保管的?是谁让我们没有档案的?”

阿妹没有回答,只是点开了一条内部消息,是系统人员在信息处理组的匿名留言:

“编号者申请户籍会引发系统权限冲突,建议对接环节彻底冻结。”

“非正式编号不予入册。”

我反复看着这六个字,感觉像是被塞了一口未燃尽的烟头,呛得胸腔发热。

那天下午,我把回音者的部分骨干召集在风箱厂资料间。

我们面前是一块用旧广告布裁成的布幕,画着编号演化图。密密麻麻的符号、结构和图谱堆叠在一起,最上方是一行大字:

“编号≠人名?”

我让他们看——“我们不是没有名字,是他们不准我们有。”

老李第一个说话,他声音粗哑,一直咽口水。

“我孙子出生了,我们想上个户口。派出所让我拿出‘真实出生医疗档案’和‘家族履历验证’,但你知道我从哪出来的——南境灰工体。我们哪来的档案?”

他顿了一下,眼眶有些发红:“我孙子叫李星辰,可在系统里,他是无名者,是浮号人。”

我忽然明白,这场数据战争根本不是从网络开始,而是从名字开始的。

我点开“虚拟民政系统”的接口,试图用我权限中的几个灰色通道,替他们“补录档案”。但每次提交都被自动打回,错误代码总是同一个:

“ERR-CODE: 00217”——“信息链条断裂,无法确权。”

信息链条?确权?

他们把我们变成“未定义的人”,然后用“未定义”来否定我们的请求。

“信息奴化。”我咬着牙说出这个词。

“不是不给你名字,是只给你一个‘能被管理的名’。”

我想起编号者阿浩,曾在暗网论坛上说过:“有一天,我们连做错事都不会被通报,因为系统从来没承认过我们活着。”

我决定写一篇文章。

不是纪实,不是理论,是一份呐喊式的公开信。

标题只有一句:

《我们不是没有名字,是你们不准我们有》

文章结构混乱、情绪汹涌,记录了编号者申请身份证的失败,记录了母亲为孩子起名却无法报户的痛,记录了老编号在墙上写下自己的“非名”作为遗言的荒唐。

文章被我上传到匿名平台“灰境日记”,并同步投递给了十家还保有公共性的网站。两小时内,阅读量破百万,评论两万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