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云的归途是故乡 > 第273章 情能狂澜

第273章 情能狂澜(2/2)

目录

当王晓东的车队抵达哀牢山星尘茶园,这里的情能失控已触目惊心 —— 茶农们正互相撕扯,口中咒骂着莫须有的 “偷茶贼”,茶园里的星尘茶树因负面情能而叶片枯黄。阿则转动情感经筒,经筒内的情能水晶发出柔和光芒,吟唱的经文在空气中形成金色光带,所过之处,撕扯的人们动作渐缓,眼中恢复清明。

秦情的信徒突然从茶园深处冲出,为首的是一个曾因情伤被秦情蛊惑的茶商,他举着情爆装置遥控器,脸上满是扭曲的怨恨:“放弃吧!情感只会带来痛苦,只有冷漠才能保护自己!”

王晓东扯开衬衫露出伤疤,伤疤的金色情能与经筒光芒共振:“我懂你的痛苦!矿难时我也恨过自己无能,但你看这些茶农,” 他指着逐渐平静的人群,“他们刚才的愤怒,正是因为在乎这片茶园、在乎彼此!” 他抓住对方握遥控器的手,“省情研所的‘情能疏导计划’,能帮你抚平情伤,而不是用冷漠当麻药。”

茶商的遥控器落地时,十二处情脉节点的本源情能同时爆发。金色光芒如阳光穿透乌云,笼罩云南大地 —— 暴怒的人恢复平静,抑郁的人眼中重现光彩,大理街头的情侣重归于好,泽塔谈判桌前的代表握手言和。秦情在情能基地看着这一幕,手环突然炸裂,黑红色情能波反噬自身 —— 那是王晓东在她手环里植入的 “爱源种子”,由矿难救援时 17 对互助者的友善情能融合而成,蕴含最强大的正面力量。

三个月后,云南省的 “情脉守护体系” 正式建成。省委省政府在每个情脉节点设立 “情能驿站”,由民族情脉守护者与心理医生联合值守,用传统情咒与现代疗法守护情感本源。王晓东站在民族团结广场,看着赵刚与泽塔星系的情能长老签署《跨星情感互信公约》,公约的全息投影在情能光浪中闪耀,地球与泽塔的情感能量首次实现和谐共振。

小石头穿着情脉守护队制服走来,手中的情能检测仪屏幕上,情感波形呈现出稳定的绿色。“王叔叔,你看这些情能光点,” 他指着屏幕上交织的金红色光芒,“它们再也不会失控了。” 检测仪投射出各族群众欢笑的画面,这些真实的情感在情能波中形成璀璨星河。

王晓东的皮鞋踩在广场的青石板上,鞋底的星尘与石板下的情脉能量同频共振。他想起赵刚在体系启动仪式上说的话:“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负面情感,而是能在痛苦中守住善良,在愤怒中保持理智。” 远处的哀牢山在情能光雾中舒展,山脚下的村寨里,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他们的笑声、歌声与情能波的嗡鸣交织,在云南的天地间谱写出永恒的和谐乐章。

省档案馆的新展区,《云南省情感安全全记录》的情感经筒旁,放着一个星尘情能存储器。扉页上,王晓东的亲笔签名旁有一行星尘写就的字:“情感连着人心,温度照亮文明。” 这行字的笔迹里,既有省长制服的沉稳,也有当年作战靴的刚毅,在时光中永远闪耀。

情脉守护体系运行一年后,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星尘稻田干裂,澜沧江水位降至历史最低,部分地区出现饮水困难。按常理,这样的灾难极易引发恐慌与争抢,但在情脉体系的作用下,云南各地呈现出别样景象:昆明的市民自发组织送水队,轮流给山区送水;大理的商户主动调低水价,甚至免费向老人儿童供水;哀牢山的彝族村寨,村民们按古老的分水传统,将有限的水源公平分配,没有一户人家争抢。

王晓东在抗旱指挥部连续奋战了四十天,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却始终保持着沉稳。当赵刚劝他休息时,他指着监控里互相帮助的群众:“你看他们,我这点累算什么?情脉体系没白建,关键时刻见真章啊!”

期间,秦情的残余势力曾试图趁机散布谣言,用负面情能煽动抢水。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虚假信息,称 “政府藏水不发”“部分地区已断水”,但在情脉守护者的及时疏导和本源情能的中和下,这些谣言很快失去市场。有位大理的白族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祖辈传下来的规矩,越是难的时候,越要抱团。那些挑拨离间的话,听着就扎心,肯定是假的。”

旱灾结束后,云南的情脉守护体系被联合国评为 “人类情感安全治理典范”。王晓东在领奖台上说:“情感是人类最珍贵的财富,它能让我们在顺境中分享喜悦,在逆境中守望相助。守护情感,就是守护我们自己。”

五年后,王晓东特意去了哀牢山的星尘茶园。当年的茶商已是情脉守护者,他握着王晓东的手说:“王省长,您看这茶园,现在每片叶子都带着友善的味道。” 王晓东摘下一片茶叶,放在鼻尖轻嗅,那股清新中确实夹杂着淡淡的温暖 —— 那是无数人用善意滋养出的情能芬芳。

离开茶园时,夕阳将王晓东的身影拉得很长。他的脚步虽然放缓,却依然坚定。远处的星尘树在晚风中摇曳,树叶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关于灾难,关于守护,关于情感,关于那些永远不会被磨灭的人性光辉。而这些故事,正通过情脉体系与星尘能量,流向更远的未来,成为人类文明最珍贵的遗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