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齐军决死出邙山(1/2)
汉军大营,中军帐内。
贺若敦、王僧辩、窦毅三将单膝跪地,头盔置于身旁,将追击斛律光失利、尤其是贺若敦与斛律光赌箭落败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向端坐于上的汉王刘璟禀报。贺若敦语气沉重,将责任一力承担:“大王,末将无能,未能截杀信使,反中敌将激将之法,损兵折将,甘受军法处置!”
帐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两旁肃立的将领们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聚焦于端坐帅案之后的那道身影——汉王刘璟。所有人都预感到,一场雷霆震怒即将降临。
然而,刘璟只是用修长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案面,发出规律的“笃笃”声。
他瞥了一眼下方贺若敦那因羞愧而涨红的脸庞,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半分喜怒:“三位将军,都起来吧。” 他微微抬手,示意他们起身,“斛律明月,落雕都督,骁勇善战,智计过人,盛名之下无虚士。他能从你三人联手围堵中脱身,是他的本事。此事,本王不予追究。”
此言一出,不仅跪着的三将猛地抬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连帐中其他将领也纷纷露出愕然之色。
贺若敦更是脱口而出,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大王!那求援信……若是让斛律光送至青州段韶处,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心中充满了不解与焦虑,大王素来军法森严,今日为何如此宽纵?
这时,一旁的军师刘亮轻摇羽扇,微笑着接话道:“贺若将军不必过于自责。亮已推算过,即便那斛律光肋生双翅,抵达青州段韶处,也需两三日。段韶若要集结兵马,筹集粮草,再率军西来,最快也需五日。而从青州至邙山,路途遥远,关山阻隔,即便一路畅通无阻,大军行动迟缓,至少也需近二十日。综合来看,援军抵达,最快也要一月之后。”
刘璟适时地冷笑一声,接过刘亮的话头,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一个月?哼!” 他霍然起身,目光如电,扫过帐中每一位将领的脸庞,“山上的高欢,和他那六万缺粮断水的齐军,连三天都撑不过去了!” 他声音陡然提高,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耳边,“传令!从即刻起,各营轮番出动,日夜不停,加大骚扰力度!给本王佯攻齐军寨墙,锣鼓要敲得震天响,号角要吹得不断绝!我要让山上的齐军,从上到下,一刻不得安宁!让他们连最后一口能润喉的泥水,都喝不安生!”
“遵命!” 众将被刘璟强大的自信和清晰的指令所感染,胸中豪气顿生,轰然应诺,声震帐顶。方才因失利带来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昂扬的战意。
---
正如刘璟所预料,接下来的三天,是邙山齐军地狱般的煎熬。
断水,成了最致命、最残酷的武器。营中早已掘地三尺,那一点点浑浊不堪、带着土腥味的泥浆也早已被抢食殆尽。
士兵们的嘴唇干裂起泡,泛着白皮,喉咙里如同被烙铁烫过,每一次吞咽都伴随着撕裂般的疼痛。绝望之下,许多人开始出现严重的幻觉,抱着冰冷的石头疯狂舔舐,试图汲取那根本不存在的湿气。
战马一匹匹哀鸣着倒毙,随即被蜂拥而上的士兵迅速分食,然而缺乏水分的粗糙马肉下肚,反而如同点燃了干柴,加剧了体内的灼烧感。
绝望、焦躁、疯狂的气氛如同瘟疫般在营中急速蔓延,军心士气已然跌落谷底,营地里弥漫着死寂与偶尔响起的濒死呻吟。
第三天傍晚,残阳如血,映照着这片绝望的山巅。以猛将彭乐为首的一群将领,再也无法忍受这非人的折磨,他们不顾亲兵阻拦,甲胄不整、眼窝深陷地径直闯入齐主高欢那座略显残破的营帐。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悍将,此刻眼神中燃烧的不再是战意,而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
“陛下!” 彭乐“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这个平素以勇莽刚烈着称的巨汉,此刻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带着难以抑制的哭腔,“末将等宁愿豁出性命,与山下汉军决一死战!马革裹尸,也好过在这山上活活渴死、饿死!就算死,也要为陛下杀出一条血路!我们绝不愿……绝不愿像外面那些兄弟一样……”
他猛地伸手指向帐外,众人顺着他颤抖的手指望去,只见不远处,几名刚刚因饥渴而死的士兵尸体旁,竟围着几个眼神麻木、嘴角沾着暗红的士卒,那景象令人毛骨悚然,不忍卒睹。
老将斛律金心中剧震,强撑着站起,试图安抚这群已被逼到绝境的同僚:“彭乐!休得胡言乱语,动摇军心!陛下自有韬略主张!坚守待援,方是上策!相信斛律光将军一定能搬来救兵!”
“待援?斛律老将军,您还要我们等到什么时候?” 另一员脸颊瘦削的将领激动地喊道,声音尖锐,“斛律光将军能否成功突围尚在未知之数!就算他侥幸到了青州,段韶大将军的援军何时能来?十天?半个月?我们……我们还能等到那天吗?你看看外面的兄弟们,他们还能等吗?!” 他的话像一把尖刀,戳破了最后一丝幻想,帐内顿时一片悲愤的喧嚣和压抑的哭泣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