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形势大好(1/2)
王猛此时还不知道大王已经亲自领兵,准备南下来拯救自己了,在他看来,眼下的战局,那形势是一片大好。
在王猛心里,都已经开始想着怎么把自己这次南征平卢的战事,进行大书特书一番,要传遍整个幽州,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幽州出了一个将才王猛。
在幽州体系中,王猛是最能体会到宣传的作用,好酒也怕巷子深,话说的多了,再加上自己实打实的功绩,那名头是迎风而涨啊。
唯一的缺点,便是后路的蒲台渡口被那个刘鄩占了,不过,王猛觉得,自己已经让杨匡带骑兵去救援了,想来是能轻松解决此事。
当下最为重要的事,便是渡过济水,直驱青州,至于周边的城池,王猛是连看都没去看。
龙纪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王猛亲率大军,共计五万四千余人,当然,其中近半是为降军。
为了稳妥起见,王猛将博昌,临淄的粮草全部转运出来,负责押运的,就是这些降兵。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平卢降兵逃的有点多,陈烈带着羁从军是到处追杀逃兵,只要追上的,一律斩首。
短短四五日的时间,就砍了不下三百颗脑袋,而且这还是抓到的,没抓到开溜的降兵,至少是有四五百人。
这把王猛给气的,当即下了一条命令,连坐法,按队,只要队中有一人逃离,全队皆斩,一队全逃,则全营皆斩。
至于说全营五百人的队伍都跑了,那自然是不可能,对这些手无寸铁的降兵,王猛也不是毫无监视,从疏漏处跑个三五人是正常的,但跑个五百人,那绝无可能。
而就在王猛兵临城下时,青州城中,是一片人心惶惶,卢弘亲率大军北上,结果打出来一个全军覆没的结局,这让王师范如遭雷劈。
王师范一方面拉拢留守的牙将,一方面紧急征募丁壮,并加固城防,说起来,卢弘全军覆没的下场,对王师范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益处。
那就是卢弘连同大批军将降俘,使得青州城中再无掣肘之人,王师范可以大刀阔斧的行使自己的权利。
只是在危急存亡的时候,若不能解除危机,那么权力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王师范知道自己眼下死守青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因此,在王猛兵临城下时,遣派使者出城,进入幽州军大营中。
使者对王猛传达了王师范的话,大意是:“武清郡王威震四海,师范愿自今以往,率平卢之众,谨事幽州,唯乞存先父之业,守一方之土。”
这种政治上的话,其实很容易辨别出来,王师范就是认为自己现在无力抗衡陈从进,所以愿意效仿振武军王卞与幽州的关系。
若是王猛有心,可以再细细的详谈,只是王猛也不知道是不是没听出王师范的意思,反而真就以为王师范要降了。
于是,王猛十分高兴的对使者说:“王节帅年纪虽然小,但还是很聪慧,你回去告诉王节帅,只要降了,我王猛保证他的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