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起名字(2/2)
慕唯倚在门框边,看着丈夫被女儿揪住头发也不恼,反而故意做鬼脸逗她,眼眶突然发热——这大概就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午后,凌母端来刚烤好的山药红枣糕,沈老爷子抱着厚厚的相册翻找凌煜幼时的照片。
“你看,煜煜满月时和囡囡一模一样的小肉脸。”
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指抚过泛黄的照片,凌父戴着老花镜在一旁记录婴儿成长手册,钢笔沙沙声混着女儿咿咿呀呀的学语声,在空气中织成细密的网。
傍晚,凌煜牵着慕唯的手在小区散步。秋风卷起落叶,慕唯突然停住脚步:“你听。”
不远处的幼儿园传来孩童嬉闹声,凌煜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极了未来无数个并肩同行的日子。
他握紧她的手,低声说:“明年春天,带囡囡去放风筝吧。”
“好”
凌家老宅的书房里,檀木书桌铺满了泛黄的字典与古籍。
凌煜摩挲着康熙字典的烫金边,书页间滑落的银杏书签上还留着慕唯去年深秋夹的标本。
窗外细雨沙沙,在玻璃上蜿蜒成细密的纹路,恰似此刻众人纠结的思绪。
\"凌清晏如何?\"凌父推了推老花镜,\"河清海晏,寓意太平盛世。\"
话音未落,凌老爷子就轻轻摇头,布满老年斑的手指点着《诗经》:\"不如'凌南乔','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既有诗意又显大气。\"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倒把正在给孩子冲奶粉的凌母逗乐了。
慕唯抱着女儿坐在摇椅上,小家伙攥着她的一缕发丝往嘴里塞。
她望着婴儿粉扑扑的小脸,忽然想起生产那日清晨的薄雾,轻声道:\"就叫凌雾遥吧,雾霭遥看,朦胧又美好。\"
凌煜走到她身旁蹲下,指尖轻轻刮过女儿的小鼻子:\"雾遥,遥遥,以后不管走多远,家永远是你的归处。\"
敲定名字的瞬间,窗外的雨恰好停歇。
凌母把刻着\"凌雾遥\"的玉牌挂在婴儿床头,温润的光泽映着孩子熟睡的眉眼。
凌父连夜挥毫写下名字,笔锋苍劲有力;沈老爷子则翻出珍藏的和田玉,念叨着要去雕个印章。
次日,凌家老宅张灯结彩,管家将\"凌雾遥\"的烫金名帖恭敬贴在族谱新页。
凌家老宅前的喷泉喷射出九道晶莹水柱,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虹光。
红绸扎成的灯笼沿着汉白玉台阶一路蜿蜒至宴会厅,每盏灯笼下方都悬着烫金小牌,写着\"遥\"字不同字体的变体——篆书古朴,楷书端方,行书飘逸,皆是凌家三代人连夜书写的祝福。
宴会厅穹顶垂落的水晶灯下,十八张圆桌铺着藕荷色桌布,中央摆放着以粉色康乃馨堆成的微型花海,花蕊间藏着会发光的小月亮灯。
凌煜身着藏青刺绣西装,胸前别着女儿胎发制成的胸针,正握着电子笔在全息投影屏上修改流程表,冷光映得他眉眼愈发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