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不妙的预感(2/2)
于是,舆论的攻势变得愈发猛烈与阴险。
第一波攻击对准了顾砚的根基,他作为作家的身份。
一些所谓的业内知情人士,开始在各种八卦周刊和网络论坛上匿名爆料。
“《白夜行》的成功,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营销骗局。”
“据青川出版社内部员工透露,这本书的数据有严重注水嫌疑,是出版社为了强推新人不惜血本砸钱买榜买出来的虚假繁荣。”
“我有确切消息,顾砚的伯乐,文坛泰斗狩野隆先生,已经很久没有在公开场合提过他了,据说是因为发现了他的人品问题,对他感到非常失望,已经有与他划清界限的意思。”
这些言论虚虚实实却极具煽动性。它们精准地刺向顾砚的成就与声誉,试图从根本上瓦解大众对他的信任。
紧接着,第二波攻击演变成了更加不堪的人身攻击。
他们似乎掘地三尺,去挖掘顾砚那乏善可陈的过往。
一篇名为《天才的背后:你所不知道的顾砚》的深度报道,出现在了瀛洲湾销量最大的八卦杂志上。
文章里,采访了顾砚高中时期的同班同学。
“他啊?我记得他,在班上基本不说话,独来独往的没什么朋友,感觉他好像一直都看不起我们这些人,眼神总是冷冰冰的。”
在这篇文章的笔下,顾砚被塑造成了一个孤僻、目中无人、性格存在严重缺陷的怪人。
他们将他的专注解读为傲慢,将他的沉静扭曲为孤僻。
试图让所有人都相信,这是一个德不配位的问题天才。
而第三波攻击,则回到了电影本身。
帝国映画的公关团队,几乎是以一天一张的频率,向外发布着《湖上蜃景》剧照和花絮。
画面里,黑泽健人永远是那么自信,他的剧组永远是那么高端,他的场景永远是那么美轮美奂。
与之相对的,是那些被刻意流出的关于《白夜行》的丑照。
不是拍摄角度刁钻的演员黑图,就是显得片场工作人员满脸疲惫的抓拍。
两相对比之下,草台班子的形象被固化,深深刻入了大众的脑海。
在这三板斧之下,舆论几乎呈一边倒的态势。
顾砚和他的《白夜行》,俨然成了整个瀛洲的笑柄。
所有人都认为,这场对决已经提前结束了。
顾砚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文学新人,已经被影坛前辈和其背后的资本联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躲在角落里默默舔舐着伤口。
黑泽健人,无疑是这场舆论狂欢中,最志得意满的人。
他享受着媒体的追捧,享受着粉丝的崇拜,享受着将一个所谓的天才踩在脚下的快感。
他甚至觉得自己正在进行一场神圣的净化仪式,将顾砚这个外来者从电影这门高贵的艺术殿堂里彻底驱逐出去。
不过狂欢没过多久,就被另外一则新闻给打断了。
这则新闻强势压过了所有花边新闻,成为了整个瀛洲最关注的事情。
“瀛洲湾文学振兴会与作家协会联合发布公告。”
“文坛泰斗狩野隆先生,将于下月十五日举行关门弟子的收徒仪式。”
是的,隐退多年的狩野隆收徒了。
这种事情无疑要比电影圈的小打小闹更加让人关注。
毕竟在瀛洲,电影的地位还是比起文学要差一截。
而狩野隆则是站在顶点的男人。
他的一举一动都将引起整个瀛洲的注意。
他的地位早已超脱了文学本身,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这样一个几乎从不理会世俗纷扰的文坛巨擘,竟然要以如此高调的方式去收一个弟子?
不知道为什么,黑泽健人隐约察觉到了一丝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