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负压区!(2/2)
他缓缓抬起手,示意身后的两人注意。林清顺着他的灯光方向望去,心头猛地一紧。
就在前方不远处的岩壁上,隐约可见几道反光。
那是潜水设备的反光!
当腕灯的光束穿透幽蓝的水体,最终落在岩壁凹陷处那三具遗体上时,姜水生的身体僵住了。
三人在远处隐约能辨认出潜水服的轮廓,最前方的那具遗体,面镜仍半扣在脸上,手臂向前伸展,仿佛仍在探索。
而后方的两具遗体则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就是李紫玄三人!
随后,姜水生的呼吸骤然急促,四个月以来,他每天都想完成的事情现在近在咫尺,顾不得太多,他调节起BCD,摆动脚蹼,猛的向前游去。
然而,一只有力的手却直接拉住了他,是林清。
姜水生回过头来,露出疑问的表情,打了一个手语。
“你要干嘛?”
林清没有回答,只是将引导绳从戴瑞克的手中递了过去。
姜水生虽然有些疑惑,但理智告诉他,林清和戴瑞克这两人一定发现了什么。怀着疑惑,姜水生顺手接过引导绳。
此时此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本来应该自然下垂的凯夫拉材质的引导绳,在姜水生手里陡然伸直,线轮也开始不受控制的转动了起来!
一阵鸡皮疙瘩瞬间爬满了三人的后背。
幸好,幸好林清在关键时刻抓住了姜水生,也幸好戴瑞克提前发现了端倪,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这个地方,竟然还有一股强大的暗流,这是一整片的负压区域!
只能向前,不能向后的负压区!
虽然戴瑞克的水平高超经验丰富,但他能发现这片负压区,完全是因为李紫玄的缘故。
因为在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的情况下,只有这一种可能,会让李紫玄这种水平的潜水员彻底留在这里出不来,那就是负压,靠人力和BCD浮力调节装置难以对抗的负压!
想必,当初李紫玄也是急于救人,没有发现这一点。
走错了这一步。
然而,这一步错了,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现在,林清三人也明白了。
难怪这三人的遗体被卡在了岩壁的凹陷处而不是漂浮在水中,因为只有这个位置,才能让遗体不被负压形成的水流冲走!
在这种状态下,要打捞遗体,就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将身体固定在引导绳上!
洞潜中,在任何情况下,把身体固定在某一地方,都是绝对错误的操作,因为万一出现意外,潜水员可能直接被栓在这里,难以逃脱。
不过,在面对负压时,这是唯一的选择!
戴瑞克率先做出反应。他迅速从腰间取出备用锁扣,将主引导绳固定在岩壁凸起处。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需要精准把握力道,锁得太紧会影响后续操作,太松则可能被暗流冲脱。
紧接着,林清和姜水生也将腰间的锁扣挂在了引导绳上。
随后,姜水生从装备包取出打捞袋。橙色袋体在水流中展开时发出沉闷的声响。他刻意放慢动作,避免激起沉积物。
现在,已经到了最后一步了,三人对视了一眼,打出了一个大拇指,随即缓缓向前游去。
就在这一刻,凯夫拉材质的引导绳被瞬间绷直。姜水生的身体也直接不受控制的被水流向前冲去。
如果不是这根引导绳在,恐怕这就是一去不复还!
紧接着,林清和戴瑞克也感受到了同样强大的水流。
在林清看来,这个力量说大其实也不大,只要拉着引导绳就能很轻松的回去,但其难度就在于在水中一旦没有引导绳,潜水员根本没有借力点来对抗!
弹跳再好的跳高运动员,也要踩着地发力。
“近点。”
戴瑞克用腕灯打出信号,示意先处理最近的遗体。
三人像攀岩者般沿着引导绳挪动,每移动一米都需要与暗流角力。姜水生负责的打捞袋在强流中猎猎作响,他必须用膝盖压住袋口才能保持稳定。
装袋过程如同慢动作回放。
姜水生每固定一条绑带都要停顿两秒,确保不会因水流冲击伤及遗体。
当拉链最终闭合时,三人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但更严峻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带着打捞袋逆流而上?
这时候,潜水员之间的默契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没有过多的沟通,便开始了行动,三人把打捞袋当作“接力棒”,轮流固定在引导绳上传递。
期间,打捞袋在传递过程中数次撞上岩壁,全靠凯夫拉材质才没有破裂。
不过也是因为暗流的存在,这个位置并没有沉积物,无论如何碰撞,都不会激起白化反应。
十五米长的死亡通道,他们用了整整四十分钟。
当终于抵达夹层入口时,三人都已经疲惫不堪。
尤其是走在最前方的一直负责对抗水流戴瑞克,可以说已经燃尽了!
没有他在,林清和姜水生这次任务的难度起码提升三倍。
三双眼睛都带着略微疲惫的目光盯着那三个橙色袋子。
无论如何,这次行动,都已经成功了!
......
此时此刻,岸上的人们同样紧张。
因为按照接力式的打捞方案,现在第一批人马上就应该上来了。
周封站在岸边突出的岩石上,手中保温杯中的茶水早已凉透。
这位第一个登顶珠峰的老人此刻像个等待孩子出生的父亲,来回踱步的频率越来越快。
朱秋瓶盯着监测屏幕上闪烁的十几个绿色光点,眉头紧锁。
她转头对医疗组的同事说道。
“准备高压氧舱和静脉注射方案。”
“周老......”
曲阳推了推眼镜和周封开口说道。
然而,就在此时,水面突然炸开一串气泡。
岸边所有人像被按下暂停键,无数双眼睛,无数的目光射向水面。
先浮上来的是三个荧光标记,像一串翡翠珠子从深蓝中浮现。
紧接接着,三个橙色打捞袋刺破水面,在清晨的阳光下鲜艳得刺眼。
“上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整个岸边顿时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