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一个来自东方的笑话”(2/2)
那些话语,何其熟悉。
当初,在汉诺威展会开始前,GE的团队也是这样讨论秦奋和他的红星机床的。
“一个华国乡镇企业的产品?”
“他们的精度标准恐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不用担心,他们只是来凑个热闹。”
他,杰克·斯特林,也曾是这傲慢大军中的一员。
他端着酒杯,轻轻晃动,视线穿过那些谈笑风生的身影,思绪却飘回了几个月前的汉诺威。
他清晰地记起了那个展台,记起了那台名为“昆仑”的黑色机器,更记起了那个年轻人。
秦奋。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骗子,是个夸大其词的表演者。可当那台机器启动,当那令人难以置信的加工数据呈现在眼前时,所有的嘲笑都变成了死寂。
杰克·斯特林记得最清楚的,不是那台机器,而是秦奋的眼神。
在那双年轻的眼睛里,没有狂妄,没有虚张声势,只有一种如同深海般平静的自信。那是一种源于绝对实力的底气,一种早已预知了结局的从容。
此刻,耳边的哄笑声还在继续。英特尔的副总裁又补充了一个笑料:“也许我们应该卖一些沙子给他们?毕竟那是造镜片和芯片的基础材料,对吗?”
又是一阵更加放肆的大笑。
杰克·斯特林缓缓地将杯中的苏打水一饮而尽,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却无法浇灭他心中的那股寒意。
他有一种强烈而不祥的预感。
眼前这些不可一世的巨头们,这些掌控着世界科技走向的聪明人,他们正在犯下一个和他当年一模一样的,致命的错误。
轻敌。
他们嘲笑秦奋用机床去磨镜片,就像他当初嘲笑“昆仑”的精度一样。他们只看到了行为的“愚蠢”,却没有去深究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逻辑。
一个能造出“昆仑”那种怪物级机床的人,会是一个对现代工业一无所知的傻瓜吗?
一个能让西方媒体都冠以“神秘工业家”称号的人,会用一种如此可笑的方式去挑战一个价值万亿的产业吗?
不,绝不可能。
这背后一定有什么东西,是他们没有看到的。是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技术路径,或是一种他们无法想象的决心。
杰克·斯特林将空杯子放到侍者的托盘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他没有兴趣再待下去,这里的空气让他感到窒息。
他转身,默默地走向门口。
身后,那些巨头们已经转移了话题,开始讨论起了下一季度的财报和新的高尔夫球场会员资格。关于红星集团的那个“东方笑话”,已经被他们随手丢进了垃圾桶。
杰克·斯特林走到宴会厅的门口,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那片觥筹交错的鼎盛景象。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丝无人察觉的,冰冷的弧度。
你们笑吧。
尽情地笑吧。
你们根本不知道,在你们的笑声中,那个被你们视为笑话的人,正在做什么。
汉诺威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个年轻人平静的眼神仿佛就在昨天。
斯特林有一种直觉,下一次,当秦奋这个名字再次震动这个行业时,恐怕就不会再有人笑得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