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巨额美金入账(2/2)
秦奋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语气变得严肃而有力。
“资金问题,已经彻底解决。我们为‘昆仑’项目准备的战争基金,已经全部到位。”
他停顿了一下,给予众人消化的时间,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
“从今天起,‘昆仑’项目,解除一切预算限制!”
“!”
此话一出,屏幕对面的三位负责人,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呼吸都变得急促。
施密特博士推了推眼镜,第一个开口,带着德国人特有的严谨问道:“秦先生,您说的‘一切’,是指……我们之前提交的,关于采购DMG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蔡司三坐标测量仪的申请,现在可以执行了吗?那需要超过八百万欧元的预算。”
“立刻执行。”秦奋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仅要买,还要买最高配置的版本。我需要你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图纸上的每一个零件,都用最顶级的设备,以最高的精度加工出来!”
接着,他转向日本的窗口:“田中先生,你们团队申请的用于测试超精密轴承的P4级实验环境和动态平衡机,资金会立刻拨付。另外,我授权你,可以在日本寻找任何你需要的人才,薪水不是问题。”
“哈伊!”田中健激动地深深鞠躬。
最后,秦奋的目光落在了以色列的科恩博士身上。
“科恩,我知道你的软件和算法团队一直在抱怨算力不够。现在,你可以去采购最高性能的服务器阵列,需要多少就买多少。我需要你在三个月内,完成对核心控制系统的第一版仿真测试。”
“没问题,秦先生!”科恩的脸上写满了兴奋,“有了足够的算力,我们的进度至少可以提前半年!”
秦奋靠在椅背上,看着屏幕里三位摩拳擦掌的技术大牛,沉声做出了总结。
“先生们,过去一年,你们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了卓越的工作。现在,钱我们有了,我只要一个结果。”
“用最快的速度,把图纸,变成现实!”
视频会议结束后,刘燕看向秦奋,眼中全是光。
“秦董,你刚才的样子,真像个准备发动总攻的将军。”
“我们就是在打仗。”秦奋笑了笑,“一场关于未来工业话语权的战争。不过光有‘昆仑’这一个主攻方向还不够。”
他递给刘燕一份文件,是他在沙发上一直在看的那份报告。
“这笔钱,除了保证‘昆仑’项目的全速推进之外,我还需要你做另一件事。”秦奋说道,“授权给你和你的海外团队,在全球范围内,主动出击。”
刘燕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上面罗列着数十家遍布全球的小型科技公司,涵盖了传感器、激光、特种材料、工业软件等各个领域。
“你的意思是……”
“收购,或者投资。”秦奋的眼中闪烁着战略性的光芒,“这些公司,可能规模很小,甚至濒临破产,但它们手里往往有我们需要的‘独门绝技’。以前我们没钱,只能看着。现在,把它们都给我买下来。我们要围绕‘昆仑’,建立一条最深、最宽的技术护城河。”
刘燕的心脏再次加速跳动。她明白了,秦奋要做的,远不止是造出一台机器。他要构建一个庞大的、属于红星自己的高端工业技术生态。
“我明白了,”她用力点头,“我会立刻组建一个专门的并购小组。”
……
就在秦奋在纽约加速全球布局的同时,红星成功上市的消息,早已插上翅膀,飞越大洋,在华国国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人民日报》海外版,用四分之一的版面,刊登了秦奋在纳斯达克敲钟的照片,标题是:《华国民企的全球化新标竿:红星集团登陆纳斯达克》。
华国财经频道,更是连续三天,将RSE的股价K线图放在屏幕最显眼的位置,邀请了国内最顶级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进行解读。
“……募集超过六亿美金!这不仅是华国制造业企业在海外最大规模的一次IPO,更重要的是,它向所有华国企业家证明了一件事:只要你的技术过硬,你的故事足够动人,世界的资本大门,同样会为你敞开!”
沪市,红星集团总部。
前来拜访、取经、寻求合作的政府官员、企业家、投资人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总部的门槛。
无数正在为资金发愁,或者苦于无法打开海外市场的企业,都将红星的案例奉为教科书。秦奋这个名字,在国内的商界,其声望和地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更被视为一个为华国企业探索出一条全新道路的开拓者。
而在纽约,刚刚结束了一天繁忙工作的秦奋,正准备休息,一封来自以色列的加密邮件,弹在了他的笔记本屏幕上。
发件人是科恩博士。
邮件内容很短,却让秦奋瞬间睡意全无。
“秦先生,我们按照您的指示,在本地寻找技术补充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目标。一家名为‘M-Systes’的小公司,他们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存储技术。但是,他们现在遇到了巨大的财务危机,正在寻求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