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控股拥有核心算法的初创公司(1/2)
沪市,红星集团总部。
秦奋看着屏幕中王海传回的最终报告,以及对Ciatroix创始人阿莫斯·沙尼的性格侧写,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技术天才,渴望证明自己,对纯粹的资本收购抱有警惕。”
这几个关键词,坚定了他之前的判断。
他拿起内部电话,直接接通了“昆仑项目”总负责人周毅的办公室。
“周总,准备一下,你带上两名最核心的软件工程师,立刻飞一趟以色列。”
电话那头的周毅有些意外:“我过去?秦董,我们不是应该派商务或者法务团队去谈收购吗?”
“不,”秦奋的语气不容置疑,“这次我们不派并购专家,只派工程师。我们不先谈钱,先谈技术。你此行的任务,不是去买一家公司,而是去给他们下一份特殊的‘订单’。”
“订单?”
“对,”秦奋看着窗外的天空,“一份他们无法拒绝,也梦寐以求的订单。带上‘昆仑’机床目前所有的硬件参数和设计蓝图,去告诉他们,我们要用全世界最好的硬件,来承载他们全世界最好的算法。去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亲手为这个史无前例的工业巨人,打造一颗独一无二的大脑。”
周毅瞬间明白了秦奋的意图。
这已经不是商业谈判,而是一场技术上的“阳谋”。对于阿莫斯那样的技术信徒而言,再多的金钱,也比不上一个能让他们改变世界的机会来得更有诱惑力。
“我明白了,秦董。我马上准备。”
……
三天后,特拉维夫,Ciatroix公司。
当周毅带着两名助手,在王海的引荐下走进这间略显杂乱的办公室时,阿莫斯·沙尼和他的团队成员脸上都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警惕和好奇。
他们以为会见到西装革履的投资银行家或者律师,没想到来的却是一位气质沉稳、眼神锐利的工程师,身后还跟着两位一看就是资深程序员的随行人员。
没有多余的寒暄,周毅在征得同意后,直接将随身携带的加密笔记本电脑连接到了会议室的投影仪上。
“阿莫斯先生,我叫周毅,是华国红星集团‘昆仑项目’的总工程师。”周毅开门见山,“我的老板,秦奋先生,让我来和你们谈一笔生意,或者说,一个合作。”
他没有给对方提问的机会,直接点开了第一个文件。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极其精密、复杂的机械结构三维图。
“这是‘昆仑’机床的床身铸件,由德意志斯图加特最顶级的精密铸造公司采用米汉纳铸铁一体浇筑而成,单件毛坯重达三十吨,经过两次时效处理,其结构稳定性和抑震性,是目前全球最高标准。”
阿莫斯身后的几名工程师发出了细微的惊叹声。他们都是行家,只看一眼那复杂的加强筋和内部结构,就知道这东西代表着什么。
周毅切换到下一个文件。
“这是‘昆仑’的‘神经’,由东瀛安川机器人研究所为我们定制开发的Σ-II伺服电机系统和驱动器,拥有1纳米级别的定位精度,以及毫秒级的响应速度。”
他调出了一段伺服系统空载运行的测试视频,那快如闪电又稳如磐石的瞬间启停,让整个Ciatroix团队的眼睛都亮了。
“还有这个,”周毅指向屏幕上的一个核心部件,“主轴,德意志FAG原厂定制,陶瓷滚珠轴承,最高转速40000RPM,径向跳动小于1微米。”
光栅尺、导轨、刀库……
周毅就像一个骄傲的工匠,逐一展示着“昆仑”项目上那些汇聚了全球顶尖技术的硬件。办公室里鸦雀无声,只有周毅平静的解说声和工程师们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
阿莫斯·沙尼的双手,不知不觉间已经紧紧握成了拳头。
他不是商人,他是一个顶级的数学家和软件工程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冰冷的参数组合在一起,会诞生出一个怎样可怕的工业性能猛兽。
最后,周毅关掉了所有展示文件,屏幕恢复了黑暗。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阿莫斯。
“阿莫斯先生,我们打造了世界上最强壮的‘骨骼’和最敏锐的‘神经’。但它现在还只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因为它缺少一个能够指挥这一切的‘大脑’。”
他向前走了一步,声音清晰而有力。
“我们看遍了全世界,认为只有你们的算法,你们的团队,有能力为这台机器,量身定做一颗配得上它的‘大脑’。所以,我代表红星集团,正式向Ciatroix公司下一份订单——为‘昆仑’机床,开发一套完整的、定制化的五轴联动智能控制软件系统。”
“我们出资,提供你们研究所需的一切费用和硬件支持。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将你们的理论,变成现实,让它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整个办公室,静得落针可闻。
Ciatroix的团队成员们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到难以置信,最终化为了狂热。
一个来自华国的庞大项目!
这不是风投机构的PPT,不是学术期刊上的论文,而是一台汇集了德、日顶尖硬件,即将诞生的真实工业设备!
他们一直苦于自己的算法太过超前,没有合适的硬件平台去验证,更没有客户愿意承担风险去尝试。他们就像是写出了《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却始终等不到那次能证明理论的日全食。
而现在,有人把整个天文台都搬到了他们面前,只为了让他们去观测那颗星。
这已经不是一笔生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