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本王不介意给他们这些人再加一把火!(2/2)
“殿下准备怎么做?”
身侧的鲁肃和寇准听见陈子昂开口,瞬间便明白陈子昂这是自已心中已经有了定夺。
“他们不是想要反对本王的政策?那本王就给他们这个机会。”
陈子昂手指不停敲打扶手,淡淡说道:“那个会盟里面的少年叫什么名字?来自哪一家?”
“启禀殿下,那个少年来自令家,叫做令东流……”
属下立刻将这个人的身世和来历仔细告诉了陈子昂。
“令家?”
陈子昂闻言微微点了点头,淡淡说道:“私底下把令家老爷子带过来,本王要面见他。”
“喏!”
属下立即退出去。
等到人走后,鲁肃皱眉问道:“殿下,这令家乃是蔡国曾经的名门望族,这个令家老爷子在蔡国文人堆里很有分量。”
“这点本王知道,本王找他过来是想看看所谓文人风骨有多厉害!”
陈子昂脸色淡然,目光幽深:“这些文人自诩清高,但是又有谁能真正的看清楚天下形势呢?”
“我倒是要看看,他们究竟是清高,还是愚昧!”
“若是这些人真的不懂变通顽固不化,就休怪本王不客气了!”
陈子昂的声音透露出浓烈的杀意,不过很快又话锋一转,笑眯眯的说道:“不过那个令东流倒是有点意思,子敬,有机会你去接触一下,我们襄国如今刚刚成立,如果有贤能的人,我们还是不能放过。”
“明白。”
鲁肃郑重地说道。
陈子昂看向寇准,继续说道:“科举的事情处理如何?”
“启禀殿下,最近几个月时间,微臣一直在与许大人和王大人编修科举需要考的科目,已经弄出了两套试题,请殿下过目!”
鲁肃立即从袖子里拿出了两份奏折递了过去。
陈子昂伸手接过,低头翻阅了一遍。
其中一份科目叫《五经注疏》,主要考察的是五经的范围内的各项学术。
而另一份叫做《诗赋传记》,则主要考虑各类诗词的作者和典故,包含了许多诸侯典故,以及大周历史典故。
“很好,希望再过两个月时间,科举能够正式登上我们襄国的官场。”
陈子昂脸色平静如水,将这两份奏疏重新递回给了鲁肃。
他之所以如此对科举上心,还是因为襄国如今缺人才,加上整个大周也没有科举这种类似的考核制度,大部分还处于贵族、士族之间的举荐。
贫苦百姓家的读书人除非与这些世家绑定,否则根本难以出人头地。
久而久之,世家猖獗,门阀林立,对于朝堂局势拥有不小的影响。
如今大周七百大大小小的诸侯,皆是实行着这种举荐制度,虽然有一些诸侯国拥有考核制度,但是少而又少。
而且这些考核制度往往都是由世家把持,对于贫穷无权无势的寻常百姓子弟来说,简直就像是一个恶梦。
因此在前期离国阶段,陈子昂必须先解决掉这个隐患,让自已的襄国读书人不至于一盘散沙,更不能沦落为那些世家的傀儡。
“殿下,令淳于已经带到!”
这个时候,大殿外面传来属下的通报声。
“宣进来吧!”
片刻之后,一个身穿锦衣,身形消瘦,留着山羊胡子的老头走了进来。
他脸颊上带着一股儒雅气息的男子缓步走入,拱手说道:“在下令淳于,拜见襄王!”
他虽然年过六旬,但是看起来却比三四十岁的壮汉还要精神,一双眸子炯炯有神。
“你今夜不是身体不适吗?”
陈子昂看了一眼令淳于,淡淡说道:“看起来状态不错嘛!”
令淳于瞳孔微缩,旋即恢复自然,笑呵呵说道:“殿下谬赞了!”
陈子昂看见令淳于脸上的表情,也不戳破,而是淡淡的问道:“本王今夜听见了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情,令先生觉得需要本王复述一遍吗?”
令淳于额头上开始流着冷汗,官场上最怕这种直入主题的人,虚头晃脑的还能搪塞,但是这种不按照牌理出牌的,却让人措手不及,连敷衍的办法都想不到。
不过令淳于毕竟活了几十年,很快镇定下来,拱手说道:“请殿下示下!”
陈子昂端坐在椅子上,抬手指了指对面的座位说道:“坐。”
待到令淳于坐定之后,他才悠悠说道:“老夫今夜其实并没有身体不适,只不过他们干的事情老夫有些不耻。”
他说的他们便是今夜会盟的一些没落贵族,既然陈子昂这么晚把他接入宫中,他自然知道陈子昂是要谈什么,心里不禁升起了一丝悲哀。
那些人一举一动从始至终都被监视,居然还妄图想要搅动风云,殊不知自已早就落到圈套里,还沾沾自喜,简直就是愚蠢到了极点!
陈子昂看见令淳于陷入沉默的样子,微微挑了挑眉头,淡淡说道:“你觉得本王应该怎么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