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巨额资金(2/2)
他们截留赋税、自行任免官员,甚至拥有独立的魂师军团,实力足以与天斗帝国分庭抗礼,中央逐渐失去对这些区域的直接掌控。
具体原因可能因皇室内部斗争、前任帝王决策失误或外部威胁(如武魂殿的牵制),天斗帝国中央权威曾出现下滑,无力遏制地方势力的扩张,导致割据局面固化。
因此,这五个行省虽名义上属于天斗帝国,实际由地方势力自治,形成了“帝国仅控五省”的分裂状态。
在天斗帝国的历史上,雪夜大帝算是难得有作为的君主,一直想复兴天斗帝国的荣光,以武力收回帝国所有行省。
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施,比如四大王国和公国长期经营属地,拥有独立的军事力量(包括魂师军团)和经济基础,若强行攻打,可能引发旷日持久的内战,导致帝国元气大伤。雪夜大帝需权衡战争成本与收益,避免得不偿失。
这属于内部原因,当然,外部原因影响更大!
当时武魂殿作为大陆最强势力,对两大帝国均有威慑。若天斗帝国内部开战,可能被武魂殿趁机渗透或削弱,这是雪夜大帝不愿看到的。
相较于直接动武,雪夜大帝可能更倾向于用怀柔、制衡的方式维持表面稳定。
这些地方势力虽割据,但名义上仍臣服于帝国,若贸然打破平衡,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影响帝国整体统治。
因此,雪夜大帝基于内外局势的权衡,选择了暂时容忍地方割据,而非强行出兵收回国土。
将来雪夜大帝的后继者,如雪崩上位后,大概率也会如此行事,不太可能贸然攻打。
但雪清河不一样,他的真实身份是武魂殿千仞雪。
“雪清河”身份本就是伪装,缺乏皇室血脉带来的天然正统性。
四大王国和公国作为本土势力,对皇室(尤其是“外来者”)的警惕性极强,很难真心臣服。通过武力收服这些割据势力,既能清除潜在的反对力量,又能以“统一帝国”的功绩树立权威,强化自身统治的合法性。
并且千仞雪的核心目标是帮武魂殿掌控大陆,而天斗帝国是重要棋子。
割据的王国和公国相当于帝国的“内患”,会分散资源、削弱整体实力。
只有完成内部统一,天斗帝国才能形成合力,成为武魂殿对抗星罗帝国、压制其他势力的强大工具。从这一角度看,清除内部割据是为外部扩张铺路。
还有,与雪夜大帝的怀柔制衡不同,千仞雪继承了武魂殿的强势与果决(尤其在成长为天使神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