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设势与造人(2/2)
江俊暗忖,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在绝境中精准识人、断事、布兵,初时或可称之为机警、运气,但若次次皆准,身边若无一二觉察之人,反倒才是不合情理。
戏志才,早已起疑了。
只不过,他并不问。
就如江俊也从未问过戏志才,昔日如何能从曹营诈死脱身,又为何愿归自己门下。
聪明人之间,总有几分默契不言破。
江俊抬眸望向面前舆图,神识沉入“小地图”之中。
昔日他与黄忠初见的林中,早已归于寂寂无迹,唯有那片他曾踏足的大江水域,如今一片澄明,如薄雾尽散。
只见水道之中,正有数簇黄点逆水而来,行迹迅捷,人数约百人。
是黄忠。
果然,他已得知刘备将走陆路,提前启程,拟在荆界接应。
江俊缓声道:“刘备已将归路告知黄忠,依我所见,他此时恐已乘快船,先行赶往荆州。”
戏志才微微颔首,沉声道:
“如此,便请主公设法于大江之上拦下黄将军,转告于他:我豫章可保刘皇叔安然出境,然周都督心思深沉,恐不肯轻易放人,或有后变,须黄将军提前设伏,以备不虞。”
他语锋一转,语气更沉:
“豫章与荆州交界,绵延数百里,若不明刘备所行之路,黄将军纵有兵马,也无处可接。主公可再言明——伏兵之地,便选在柴桑至阳新之间的西南野道。”
江俊微一颔首。
戏志才这番话,看似调遣,实则已默认他能在茫茫江面中找到黄忠的船队,甚至不问所凭何法。
江俊嘴角微勾,不置可否,只淡然点了点头。
言罢,他目光再次落于舆图之上,那条界线分明的荆州边境之处。
那里风平浪静,界碑无声。
但他知道,数日之后,那一处,将是杀机四伏,铁火交加。
也是周瑜的——归宿之地。
江俊眸色微敛,指尖缓缓敲击舆图,冷光如刀:
“……便从此处,动手罢。”
……
大江之上,江水东流不息,波涛翻卷间。
一艘轻快的军船正顺流而下,帆影猎猎,船首破浪如刀。
江俊独立船头,目光投向远方。
前方云影低垂,天色渐晚,江面宽阔如练,远山沉黛,晚霞在水波中映出粼粼金光。
风自江上吹来,带着淡淡水腥与暮意,拂面而过,披风猎猎作响。
豫章与丹阳交界处的各项筹备事务,此刻已交由诸将分头处理,后勤调度、粮草转运皆不需他再操心。
此行唯一要事,便是与黄忠在江中接洽——成则伏兵可设,局可布;不成,则需另寻他计。
江俊神色凝肃,心思沉静。
正此时,身后却忽然传来一声女音,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江俊,你真能在这茫茫大江上找得到黄忠吗?”
江俊闻声皱眉,头也不回地叹了口气:
“郡主,咱不是说好了,你就待在甲板下方,别出来露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