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大都督的阳谋(2/2)
他顿了一下,目光森然,声音如铁:
“若他‘不幸’遭遇流寇山贼,或是‘水土不服,暴病身亡’……”
“嘶——”孙尚香倒抽一口凉气,脸色一变。
江俊冷笑,目光落在桌上那封盖着东吴内府朱印的急报上,语气更是森寒彻骨:
“届时,刘备猝死,天下哗然。最先遭人怀疑的,会是谁?必定是我——这位恰巧负责其归途护送的豫章太守!这顶黑锅,不是我背,还有谁?”
他话锋一转,语气低沉如江水夜潮:
“而刘备一死,孙刘结盟顿断,荆州群雄必怒火中烧、矛头直指东吴。
到那时,我江俊就是点燃两地烽烟的罪魁祸首,必遭清算。孙权若想息民怒、保家声,恐怕要将我推出祭旗,江东内外,皆大欢喜。”
“好一个一箭双雕!”江俊冷声道,眉宇间杀机凛冽,“借我之手,送刘备归西;借刘备之死,收我项上人头——周公瑾,好算计!”
小乔闻言,俏脸已然泛白,目光怔怔地落在那封急报之上,低声呢喃:
“怪不得……怪不得吴侯发的不是例行公函,而是一道急报……他这是在提醒江郎你!”
她缓缓抬眸,神情凝重:“信中明写路线,言辞急切,本就是一根引线。江郎……以你的推测来看,一切都说得通了。”
江俊微微点头,指尖在冰冷的石桌上无意识地敲击着,沉声道:
“吴侯不是糊涂人,他若真欲告诫我,大可暗中遣信。但建业城中,文牍皆由周瑜把持,书信未出府门,恐怕就先落入了都督府案头。
故而,他干脆不言破,反以‘急报’之名,明文列出‘刘备将于五月初一,经豫章返荆’。这看似通知,实则已是示警。”
……
一个时辰后,正堂之内,气氛凝重如铅。
江俊端坐主位,身后高悬豫章全境舆图,墨线交错,山川分明,仿若一幅静待落子的棋局。
堂上再无客套寒暄。
他简明扼要地将建业送来的急报内容,以及自己对周瑜计谋的推演,逐字逐句道出:
“……因此,三日之内,刘备必将踏入豫章境内。而周公瑾之意,无非是借我地界山水、以流寇贼患为名,暗送那位刘皇叔一程——”
江俊声音不急不缓,却句句如锋,字字带血:
“再将这滔天祸事,一股脑儿扣在我江俊头上!使我在江东为不忠之徒,在荆州为不共戴天之敌,孙刘两家,皆可将我视作刽子手,齐力讨之!”
话落,满堂寂然。针落可闻。
左右两侧,皆是江俊最亲信之人。
戏志才垂目沉思,手指缓缓捻动胡须;蔡琰眉头微蹙,面露忧色;陆逊正襟危坐,神情凝重。
而左首一侧,小乔与孙尚香并肩而坐——此刻的局势,早已不是“男谋女不预”的闲局私席,而是一场事关生死兴废的堂堂军议。
良久,静得发紧的堂内,忽然响起一声低低的笑叹。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角落里,戏志才轻拍袍袖,眼中精光隐现,似是佩服,亦似警醒:
“好一招明棋正着的阳谋……周都督,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