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激动的首长(2/2)
左参谋弯腰捡缸子的动作突然僵住。他看见倒影里首长的影子正在剧烈颤动——这位经历过五次反围剿的老红军,此刻竟像个初上战场的少年般浑身发抖。当他的目光扫过电报末尾的“张大彪“署名时,后槽牙突然咬得发酸。
“首长!“左参谋的声音像是从深井里传来,“您是说......那个传说中要天皇亲授的联队旗?“他想起三年前在太行山突围时,曾见过日军护旗中队——那些头缠白布的鬼子,宁可抱着燃烧弹冲锋也不肯让旗帜落地。
首长突然抓起桌角的放大镜,玻璃片在“缴获“二字上投下畸形的光斑。“你看这个'彪'字,“他的嗓音像是砂纸擦过生铁,“最后一笔的墨迹比前面重三倍!“放大镜突然转向窗外,将月光聚焦成刺眼的白点,“这说明什么?说明张大彪写这份电报时,刺刀还滴着鬼子的血!“
左参谋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恍惚看见三个月前的那个雨夜:张大彪带着突击队穿越雷区时,用绑腿布裹着受伤的右臂写字。那些歪歪扭扭的战报,此刻竟与眼前力透纸背的笔迹重叠。
“报告!“警卫员小王突然撞开木门,怀里的冲锋枪撞在门框上发出闷响。他胸前的牛皮文件袋鼓鼓囊囊,暗红色的污渍正顺着锁扣缝隙渗出。“张营长派人送来的......说是要给首长亲启。“
首长的瞳孔骤然收缩。当他撕开火漆封印时,一缕焦糊的丝绸纤维飘落在地——那是被烧毁半边的旭日旗残片。文件袋里滚出个铝制烟盒,盖子上的弹痕还带着硝烟的温度。
“这是从鬼子联队长尸体上扒下来的。“小王的声音发颤,“送信的战士说,那老鬼子临死前还想用军刀划破旗面,被张营长一枪打穿了手腕!“
左参谋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想起去年春天在冀中平原,亲眼目睹日军焚烧联队旗的惨烈场景——三个护旗兵把自己浇成火人,只为不让残旗落入八路军手中。此刻首长手中这面相对完整的联队旗,简直比攻下十座炮楼还要珍贵。
【场景七:重庆的算盘】
“给重庆发报!“首长突然抓起钢笔,笔尖在电报纸上戳出个墨点,“用明码!“他布满血丝的眼睛亮得吓人,“就说我八路军386旅独立团,于民国二十四年四月......“
左参谋记录的手突然顿住:“首长,用明码会不会......“
“我就是要让全中国都听见!“首长的拳头砸在作战地图上,震得铅笔在“太原“位置滚了三圈,“让那些说我们'游而不击'的混蛋听听!让躲在重庆舞厅里的老爷们看看!“他突然扯开衣领,露出锁骨处狰狞的弹痕,“这是什么?这是鬼子第三联队的血契!“
左参谋的钢笔尖突然折断,蓝黑色的墨汁在电报纸上晕染开来,像极了长江防线失守那天的天空。他想起上个月在重庆谈判时,某个西装革履的参谋曾阴阳怪气地说:“贵军的战果,不会都写在宣传单上吧?“
“再加一句!“首长抓起茶缸猛灌一口,茶水顺着花白胡须滴在电报纸上,“此战缴获的联队旗及日军作战命令原件,可随时送呈军事委员会查验!“他突然冷笑,露出被烟草熏黄的牙齿,“我倒要看看,这次蒋委员长还能不能假装看不见!“
窗外的炮声忽然变得密集,却盖不住指挥部里粗重的呼吸声。左参谋注意到首长握着烟盒的手正在微微痉挛——那个布满弹痕的铝盒里,静静躺着半截带血的照片。照片上的日本少女穿着樱花和服,背后写着“武运长久“的毛笔字。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首长的指甲在旭日旗残片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自甲午以来,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完整缴获日军联队旗!“他忽然起身,作战靴踩得满地文件哗啦作响,“明天这个时候,全中国的报纸都会是这条新闻!上海的旗袍姑娘会把它绣在手帕上,北平的学生会把它印在传单上......“
左参谋的鼻腔突然发酸。他想起三个月前护送爱国学生穿越封锁线时,那个戴圆框眼镜的姑娘曾哭着说:“先生,我们连战旗都不敢绣,生怕明天就成了亡国奴的证物。“
“首长!“通讯员小张突然举着滴水的电报冲进来,“386旅急电!他们说在联队旗夹层里发现了......“他的声音突然哽住,像被什么东西掐住了喉咙。
首长一把夺过电报,泛黄的电报纸在煤油灯下簌簌抖动。当“兵力部署图“几个字跳入眼帘时,他突然仰天大笑,震得墙上的作战地图簌簌掉落。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首长挥舞着电报在指挥部里转圈,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小左!马上把这份部署图复制三份!一份送延安,一份送重庆,还有一份......“他突然压低声音,眼里闪着狡黠的光,“给阎老西送去,就说这是张大彪送他的晋绥军建军纪念礼!“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稠,但指挥部里却亮如白昼。首长第三次擦拭着他的老花镜,突然发现镜片上不知何时蒙了层水雾。当他看清地图上重新标注的防线时,干裂的嘴唇突然迸发出爽朗的笑声。
“你听!“首长猛地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窗,“听见了吗?“晨风裹挟着远方的炮火声,却掩不住山脚下隐约传来的欢呼——那是刚获得消息的百姓们,正敲打着铁锅铜盆在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