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签约周生(2/2)
“我就佩服你们这些有作曲填词能力的歌手,我平时想要一首好歌不知道有多难,而你,随便一写就出来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以周深如今独行侠的风格,想要获得一首好歌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花钱买,他买不起。
而且也没人脉。
人家凭什么要卖给他?
声乐功底出色又怎样?
没有经纪公司捧,他就是一芸芸众生,这种被灰尘掩盖的千里马在华夏国内太常见了。
周深的才华不比曾不易差。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周深长于声乐功底,而且音色辨识度极佳,而曾不易则强于作曲填词功底。
两人的唯一区别就是,曾不易签约了一家靠谱的经纪公司,而周深之前的那家经纪公司其实还不如如今的雨后彩虹。
随着欣赏他的恩人矮大紧公知形象的崩塌,周深直接失去了最大助力,只能无奈选择单干了。
其他经纪公司也不可能给他一份不错的合同,毕竟,他是一位其貌不扬,年纪已经不小了的男生。
身上丝毫没有半点偶像气质。
而像那种偏苛刻的流水线大众合同,周深也不可能会签。
之所以能让他坚持走到现在,或许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热爱,第二个原因则是除了干这行外,其他的行当他也干不了。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周孝愚突然问道:“你有没有想过要签约一家经纪公司?”
周深狡黠的笑道:“想过,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周师弟,我知道你有一家公司,如果你愿意签我的话,我同意。”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师弟必须帮我写歌,我也不要多的,就像今天这首《西厢》水准的就行了,有几首算几首。”
周孝愚点了点头道:“行,这首歌你先拿回去录制,就当是我送给你的见面礼,过几天抽个时间,你来我们公司正式签下艺人合同,不过以你现在的状况,我估计只能签约一个73分成的合约,但是自由度比较高。”
周深道:“有人帮我写歌,有公司帮我联系商演,帮我垫付录制单曲的费用,73分成已经够慷慨了。”
被社会打磨了几年后,周深如今已经放弃了很多不切实际一炮而红的幻想,加上马上快30岁了,变得成熟而脚踏实地。
其实在最早接触他时,周孝愚就有签下他的念头。
只是当时公司经济状况不好,即便签下来,也没经济能力帮对方录制专辑,何况那时他也有录制专辑的打算。
他的合同没有签约进公司,帮公司再物色一位潜力男歌手,也算是补上了他离开后的空缺。
这一波算是双赢。
一年内随随便便帮周深写个3-4首歌,对于他而言毫无负担,而对于公司来说,即便录制单曲的费用全部由公司垫付,也没什么经济负担。
等周深离开后,周孝愚洗了洗,上床准备睡觉。
临睡前将签约周深的事和红姐沟通了一下,对方在听了几遍周深翻唱的那首《青城山下白素贞》后,也发觉到周深身上的潜力。
只有一处忧虑,那就是周深之前出过一张专辑,而且出道好几年了,一直18线,加上外形和年纪限制,想火起来的难度很大。
这也是其他经纪公司不愿意给他一份好合同的原因。
因为他注定无法走偶像歌手路线,只能走实力歌手路子。
这一行,太难。
现在有周孝愚引荐背书,再加上给周深的合同也就是一般合同,和齐曦的差不多,不用承诺帮对方出新专辑,也不用投入过多宣传资源,只是承担录制几首单曲的费用,花销不大。
风险也不大。
可以签下来试一试。
这样的话,雨后彩虹公司的四位签约歌手中,两男两女,性别比例对半分,很和谐。
在红姐心中,周孝愚虽然没有和公司签订艺人合同,但她始终把周孝愚当成公司的艺人中的一员。
而且她还一直兼任了对方的经纪人角色。
这件事就这样揭过。
2天后,剪辑的视频完工了,周孝愚将单曲和剪辑视频一起发送到几大APP平台上,这次除了在微博主页上吆喝一嗓子外,同样没有进行任何的额外宣传。
就算如此,连续录制5首歌(算上《浮夸》)。
加上一支室内MV视频,全部由周孝愚私人掏腰包,已经花去了接近140万。
这点钱对于周孝愚来说没有太多负担,若是换到雨后彩虹公司就很有负担了,他们现在整个公司的账面上都不到100万流动资金。
上传完后他就没管了,继续埋头创作第五首戏腔单曲。
在齐曦离开的这段时间,周孝愚的生活十分规律和有节奏,就是不断地选歌,录歌,发布单曲。
第五首戏腔单曲,他选了一首《游京》。
第六首戏腔单曲,他选的是《探窗》。
与前面推出的4首戏腔唱法单曲不同的是,这两首歌都讲究一个‘慢下来’,而且从头到尾不管是主歌部分还是副歌部分,全部是戏腔演绎。
曲调节奏稍慢一些,讲究一个原汁原味的国风戏曲美。
《游京》的意境则是表达了对京城繁华景象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歌词中更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京城景象。
如“滔滔江水、悠悠大运河旁,这京城欣欣向荣、青春荡漾”。
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如“我走在长街中,听戏子唱京城,人杂乱戏小丑,叶黄退入长秋,悠悠的古城中,听美人奏琴声”。
填词的细腻和富有画面感,将这首歌所表达的主题更进一步的展现在众人面前。
《探窗》虽然也是慢节奏,但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略微有一些不同。
这里面隐藏着一段爱情故事。
男子离开京城去赶考,红豆满枝象征着深深的思念。
女子在等待中度过漫长的岁月,直到男子金榜题名,两人再次相遇时却已如陌路人。
女子成为了一名戏子,在舞台上唱尽了自己的故事,而台下的男子却认不出她来。
整个故事通过戏子的视角展开,揭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以及爱情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悲哀。
【她唱着……他乡遇故知,一步一句是相思,台下人……金榜正题名,不曾认……台上旧相识……】
正可谓,一曲一世界,一歌一人生。